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松良臣

日本教育界人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廣松良臣(1880年8月1日—?[1][2][3]),日本熊本縣八代郡鏡町日語鏡町(今熊本縣八代市鏡町)人,日本教育界人士[1][2]。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1933年10月31日),廣松良臣自1913年來臺後,有17年左右的時間貢獻於臺灣的女子高等普通教育事業,對臺灣中堅女子及女性教師的養成有不小的建樹[1]

另據說廣松良臣任職於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今臺中一中)校長時,有「烏龜校長」的綽號[4]。著有《帝國最初的殖民地臺灣之現況(帝國最初の植民地臺灣の現況)》、《最新臺灣誌》等書[3]

生平

廣松良臣於明治十三年(1880年)8月1日出生,明治卅四年(1901年)自熊本縣中學校畢業,次年(1902年)通過熊本縣小學校本科正教員檢定[2][3]。明治卅九年(1906年)3月,自廣島高等師範學校本科地理歷史科畢業[1]。在通過中學校各科教員檢定考試後,同年5月出任福岡縣立中學明善校(今福岡縣立明善高等學校日語福岡県立明善高等学校)教諭[1][2][3]。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註 1],改任福岡縣立東築中學校(今福岡縣立東築高等學校日語福岡県立東筑高等学校)教諭[2]

廣松良臣在大正二年(1913年)時到臺灣,出任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助教授,同年(1913年)並擔任阿緱尋常小學校(今屏東縣屏東市中正國民小學)校長[1][2][3]。大正三年(1914年)任臺北第二小學校(今臺北市中正區東門國民小學)校長,大正五年(1916年)任國語學校教諭[2]。之後在大正八年(1919年)出任臺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今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教諭,大正十一年(1922年)出任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今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教諭,並在大正十四年(1925年)5月擔任臺南第二高等女學校(今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校長[2][1]

後來在昭和八年(1933年)3月,廣松良臣轉任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今臺中一中)校長[1][2][3]。同年(1933年)10月,廣松良臣因多年在教育界的貢獻獲得表彰[1]。昭和九年(1934年)9月,廣松良臣曾前往朝鮮與滿州視察當地教育,回臺灣後曾提出朝鮮與日本要配送交換教授短冊、要設立「日滿共同中學校協會」等意見[1]。昭和十五年(1940年)7月,廣松良臣卸任臺中一中校長後,定居於臺北市昭和町[1]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註釋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