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延吉縣抗日游擊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延吉縣抗日游擊隊,亦稱延吉縣抗日游擊大隊,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延吉縣委合併各區游隊成立的一支武裝隊伍,是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的主要構成。延吉縣抗日游擊隊是當時東滿地區規模最大的抗日游擊隊,中共黨團員比例占到80%以上,也是東滿地區最高的。[1]:36
歷史
1932年春,中共延吉縣委根據瓮聲砬子會議精神,發動各區群眾開展「春荒鬥爭」,組建游擊隊[2]:120-121。同年5月,王隅溝游擊隊成立。朱鎮任隊長,樸重哲任政治指導員[3]:47。同年7月,王隅溝游擊隊與其它赤衛隊等武裝隊員一起擴編成王隅溝游擊中隊。金東九和金洛千任中隊領導[4]:89。與此同時,依蘭溝、老頭溝和花蓮里等突擊隊和赤衛隊利用從地主、警察署等奪取的槍支分別建立起游擊隊[2]:121[3]:47。依蘭區游擊隊有30名隊員,朴春任隊長。老頭溝區游擊隊有20餘名隊員,朴柱哲任隊長[5]:40。花蓮里游擊隊有10餘名隊員,金順德任隊長[6]:528。
1932年10月,依蘭區和老頭溝區游擊隊在依蘭溝北洞(今延吉市依蘭鎮高城村)合併成立延吉縣抗日游擊隊。不久,被派往「長江好」山林隊作兵運的王德泰率20多人的山林隊來到依蘭溝,加入了延吉縣抗日游擊隊[4]:96[3]:47。海蘭江大血案後,金順德率海蘭區游擊隊於1933年1月轉移至依蘭王隅溝抗日根據地,與其它游擊隊一起合併成立延吉縣抗日游擊大隊,總人數130餘人,分成4個中隊。朴東根任大隊長,朴吉任政委。[1]:36
1934年3月,中共東滿特委在延吉縣三道灣抗日游擊根據地召開特委和游擊隊幹部會議。會議根據中共滿洲省委的指示信將延吉縣游擊大隊、汪清縣抗日游擊大隊、和龍縣抗日游擊隊、琿春抗日游擊隊合併成立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獨立師。延吉縣游擊大隊被改編為獨立師第一團。金順德任團長。崔學哲任政委。[1]:74-75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