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韓國公務員延坪島海域遭槍殺事件
2020年朝鲜半岛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韓國公務員延坪島海域遭槍殺事件(韓語:연평도 해역 공무원 피격 사망 사건/延坪島海域公務員被擊死亡事件)發生於2020年9月21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交界延坪島海域,韓國公務員遭朝方射殺。事件發生主要是因為一位韓國海洋水產部47歲公務員李大俊在延坪島西部海域游入北韓海域後,遭朝鮮人民軍士兵射殺並在之後將其焚屍遺棄。此次事件是繼2008年7月朝方誤槍擊韓國平民後,第二起槍殺韓國平民的事件,韓朝雙方領導人在此次事件後一致對韓國民眾表達歉意。
Remove ads
事件背景
韓朝雙方的通訊管道自2020年6月9日遭到朝方全面切斷[1],隨後在同月16日發生南北共同聯絡事務所炸毀事件,韓國統一部部長金鍊鐵在翌日請辭,為韓朝關係惡化負責[2]。而隨著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情不斷延續,朝鮮政府在8月表示,海岸地區的緊急防疫機關將進一步加強對海邊及其周邊的防疫監測、增設海岸監測站,並按照防疫規定收回、焚燒和埋沒衝到海岸的垃圾[3],並表示政府在防疫方面將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以全面關閉和封鎖國境、分界線和海岸線,進一步深化從根源上消除異常現象的工作[4]。駐韓美軍司令官羅伯特·艾布蘭於9月10日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線上會議亦指出,朝鮮政府在中朝邊界約1至2公里處新設緩衝區,設立特種部隊並傳達射殺命令[5]。此次事件發生後,南韓官員認為,北韓是為了防疫才這麼做,可能是偶發事故[6],英國廣播公司駐首爾記者蘿拉比克表示除了朝鮮展現防疫態度外,另一個原因則是朝鮮即將迎來朝鮮勞動黨建黨75年而舉辦的大規模閱兵式,而海上界限線出現可疑南韓人士,可能升高巡守士兵的警戒[7]。
Remove ads
事件過程
2020年9月21日,一名韓國籍公務員李大俊在韓國西部海域最北端的小延坪島附近值勤時失蹤[8],並在當日下午3時30分左右被北韓水產事業所的船隻發現[9]。韓國海岸警衛隊當天接獲消息後,隨即派出20艘搜救船與直升機展開海空搜救,但未有所獲[10]。韓國國防部稱,初步確認該名公務員是為了投靠朝鮮,途中從船上跳海,卻遭到北韓警戒兵遠距離射擊當場身亡,事後遺體遭朝鮮運走並火葬[11],韓國軍方指當時在延坪島觀測到的朝鮮海域出現火光,確認朝鮮焚燒屍體的情況[12]。對此,朝方稱此人身穿救生衣,依靠漂浮物進入朝鮮領海,但未回答軍方確認其身份的問話,先放了兩聲空槍,後根據海上警戒執勤行動準則,向其射擊十餘發子彈[13],並表示焚燒的並非男子的遺體,而是承載他的漂浮物[14]。
事件發生後,韓國國防部公布了該事件細節並譴責了朝鮮的行為違反《板門店宣言》[15],更是「野蠻行徑」[16]。對此,朝鮮方面以朝鮮勞動黨統一戰線部傳達通知,指韓朝雙方對事件有所出入,並稱韓方在未要求朝方解釋執法過程的情況下,就「單方面」地公布了對事件經過的推測,採用了「野蠻行徑」等帶有對立色彩的激烈措辭,對此朝方「不禁表示強烈遺憾」[17]。韓國國防部在9月24日向韓國國會國防委員會與情報委員會進行非公開匯報時表示,朝鮮海軍司令部或接到有關韓國公民漂流至朝鮮海域的報告[18],而韓軍亦有捕捉到朝鮮發現受害人後進行搜救活動的跡象,但誰下達射殺命令尚不可知[19],韓國國會國防委員會與情報委員會的消息亦指出,在事發當日下午3時30分左右,受害人船隻被朝軍發現後便開始對朝軍的船隻進行監聽,直到朝軍在下午9時下達射殺命令後,情勢變得緊張[20]。
9月25日韓國海洋警察廳出動4艘500噸級艦艇、3艘300噸級艦艇、6艘小型艦艇和2架飛機,海軍則出動16艘艦艇和4架飛機展開搜查[21]。韓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事務處長徐柱錫在9月27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韓國政府在9月27日正式請求與朝鮮共同調查事件,並希望雙方以開放的姿態共同查明事實[22]。同日,朝鮮中央通訊社則發布「警告南朝鮮當局」一文稱,朝鮮不會過問韓方在己方領海進行何種搜索行動,但不會對侵犯北韓領海的做法袖手旁觀[23]。韓國海洋警察廳則否認進入朝方海域,指搜查行為僅侷限於北方界線以南海面[24]。
Remove ads
事件影響與反應
此次事件是自2008年7月韓國女子朴旺子在朝鮮金剛山特區旅遊時,疑因誤入朝方軍事禁區而被槍擊身亡後[25],第二次槍殺韓國平民的事件[26],此次事件亦進一步加劇了朝韓之間的緊張關係[27]。至於朝方是否違反2018年9月19日簽署的《平壤共同宣言》,韓國國防部稱只適用於炮擊而不適用於射擊,引起韓國社會撻伐[28],報導指出,韓國政府在9月23日便多次透過聯合國軍等多個管道向朝方接觸,但未獲得回應,因此對於事件後朝方未主動通報,韓國政府僅回應將研議是否有牴觸相關宣言的精神[29]。
事件發生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9月25日此事件向韓國總統文在寅表達歉意[30],指出「對於在我方水域發生這種對韓朝關係毫無益處的事件,我們向貴方表達歉意」,僅承認槍殺,但否認焚屍[31],並透過朝鮮勞動黨統一戰線部,就事件向韓國人民致歉[32]。3天後,韓國總統文在寅主持青瓦台幕僚會議時,指雖然韓朝處於分裂狀態,事件也不應發生,並稱無論受害人當初如何到達朝鮮水域,他也向其家屬深表哀悼和慰問[33],文在寅亦在10月6日向受害人的孩子撰寫親筆信表示自己「也很心痛」[34]。
《朝鮮日報》在9月24日指出,死者的哥哥致電該報指出南韓政府與軍隊並未就此事正式通知家屬[35],並表示韓國政府所稱死者企圖越北的指控是抹黑,指出弟弟被射殺的位置和失蹤地點約38公里,期間漂流了30多個小時,質疑「難道他明知道自己會耗盡力量也要游去朝鮮嗎?」[36],並要求韓國政府應該對此提出詳細明確的說明[37]。失蹤公務員的同事也都說,未曾發現他有可能投奔北韓的跡象[38]。就死者是否有越北行為疑慮,韓聯社的報導指出,韓方掌握的證據是通過監聽朝鮮的通訊內容所獲取的諜報[39],韓國國家情報院雖未能夠就此完全進行判斷[40],但根據韓國與美國之間所透過各種途徑所取得的情報顯示,相關論點已經被定調[41]。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發言人拉維納·沙姆達薩尼在10月1日表示,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敦促南北韓立即對韓國公務員被射殺事件展開公正調查,雙方應查明真相,確認該事件是否為違反生命權規定、任意剝奪他人生命的事件[42]。死者的哥哥於10月6日向聯合國駐首爾人權辦事處提交申請,要求調查其弟弟死亡經過等真相[43]。韓國統一部長李仁榮則在10月23日表示,朝鮮政府曾表示一旦發現該公務員的遺體會將其送回,韓國政府方面也絕不放棄繼續尋找遺體[44]。聯合國北韓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托馬斯·奧赫亞·金塔納在10月23日出席聯合國大會第三委員會視訊會議,稱朝鮮射殺韓國公務員違反《國際人權法》,並敦促朝鮮政府立即停止用槍擊禁止入境的2019冠狀病毒病防控對策[45]。韓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處副代表吳賢珠表示:「希望朝鮮能響應我們提出的徹底進行聯合調查的要求」,並指出「為了磋商相關事宜,韓朝軍隊通信線路也應該恢復」[46]。
朝鮮中央通訊社的報導則指出,這次事件的首要責任在於南韓一方,是南韓在2019冠狀病毒病肆虐時期,未能在相關海域管控好自己人民,才導致此次事件發生,並指北韓方面不知該名南韓居民進入北韓水域的原因[47]。聯合國北韓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托馬斯·奧赫亞·金塔納隨後於11月就此事件向韓國政府發送信函,敦促公開北韓軍射殺韓國公務員事件的有關信息[48]。韓國政府則在2021年1月15日回函,表示韓國政府已通過多種渠道向被朝方射殺的公務員遺屬提供相關資訊,並表示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正在修改處置規程,重點放在通過通信網路要求朝鮮配合相關案件的調查[49],而有韓國政府官員透露,韓國政府在南北共同聯絡事務所自2021年10月恢復通訊後,並沒有向朝鮮政府發送詢問有關此次事件的電文[50]。
Remove ads
國家安保室在2022年6月14日表示,就此事件的後續會以「不損害國家重大利益」的前提下迅速公開更多的訊息[51],隨後,韓國總統室在6月16日表示文在寅政府未曾切實回應兩年前遭朝軍槍殺公務員的遺屬所提出的查明真相要求[52]。海洋警察廳在同日召開記者會表示,事件受害人並沒有「越北」意圖,時隔一年兩個月後推翻了前次的調查報告結論,海洋警察廳廳長鄭奉勛就此次調查結果致歉[53]。翌日,韓國監查院表示,就此次事件對海洋警察廳和國防部兩大政府部門啟動監查[54],海警廳廳長鄭奉勳在16日當天就事件調查引發一系列爭議引咎辭職,另有海警8名幹部也表明辭意,對此,韓國總統室在同月24日決定慰留集體請辭,並表示雖理解其立場但監查院等單位正在對相關部門進行調查,相關人員的辭呈將被退回[55]。前國家安保室室長徐薰就此次事件重啟調查表示,他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查明真相,毫無逃避調查之意[56]。
韓國國防部在6月16日發表公告,指出「當時在發布的消息中推測被殺害的公務員試圖主動投朝,混淆了國民的視線,同時出於安保上的原因,未能公開更多事實情況,對此深感遺憾」[57],國防部副發言人文洪植在6月20日的例行記者會表示,國防部和軍方理應服從根據法律法規作出的決定,具體的資訊公開範圍和內容屆時或將進一步協商[58],並在翌日指出,雖然對事件當事人「主動投朝」的判斷被推翻,但並未獲得能證明其沒有投朝意圖的新證據[59]。韓國總統尹錫悅就是否繞過國會公布「特殊情報」表示,要求公開的主張本身很難被接受,並以此否定了要求公開情報的主張,因爲要承受不利於安全保障和美國反對的巨大負擔[60],而韓國總統檔案館則在23日以「無法確認相關檔案是否存在」為由未回應遺屬公開相關總統檔案的要求[61]。
8月,韓國檢方扣押搜查韓總統檔案館,9月傳喚了前統一部長官金煉鐵、前國情院第3次長金俊煥、前青瓦台國家安保室第1次長金有根進行了調查,10月傳喚前總統秘書室長盧英敏進行了調查。[62]同月,徐旭遭到逮捕。檢方懷疑時任國防部長官徐旭按照徐薰指示,下令刪除與李大俊案相關的監聽情報等軍事機密。徐旭被捕的17天後交保獲釋。12月3日,徐薰被捕,9日遭到起訴。檢方指控文在寅政府在證據不充分情況下認定李大俊自願越境投朝,而徐薰涉嫌下令刪除相關文件以掩蓋李大俊遭槍殺一事。徐薰否認指控,稱文在寅政府當時得出李大俊投朝結論,是在有限時間內根據情報做出的判斷。12月13日,盧英敏再度接受詢問。12月14日,韓國前國家情報院院長朴智元到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接受訊問。[63]朴智元表示自己從未接到文在寅或徐薰要求刪除資料的任何指示,並重申自己任國情院院長期間也從未指示職員刪除資料。[64]
Remove ads
參見
維基新聞中的相關報導:金正恩就射殺南韓公務員事件道歉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