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延津之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延津之戰是東漢建安年間發生在黃河沿岸的一場戰事。此戰發生在白馬之戰後不久,也是引發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敵對軍閥袁紹和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決戰的一系列戰鬥之一。繼袁紹大將顏良在白馬之戰中陣亡後,袁紹軍又一員名將文醜之死更是在官渡之戰前大傷了袁紹軍的士氣。
背景
漢獻帝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和袁紹有了正面衝突的跡象,並在建安五年(200年)初的白馬之戰中開啟戰端。曹操用計分散了聚集在黎陽渡河攻白馬的袁紹主力,解了白馬之圍,殺了袁紹負責進攻的將領顏良。曹操認為白馬並不適合防禦,主動放棄在白馬的據點,沿河向西轉移人口和物資。袁紹渡河追擊曹操的運輸車隊。但曹操並不情願把官渡和黃河之間的土地都留給敵軍。他想抵抗敵軍進軍,在回援官渡前讓敵人付出慘重代價。[1]
戰役
由於曹操在白馬之戰中佯攻,袁紹將前鋒部隊沿河向西面的延津進發。他們很可能在那裡渡河且未受曹操軍阻攔。[2]此時,袁紹幾乎正處在曹操在官渡的防禦工事和大本營都城許昌的北面。[3]
曹操軍也到了延津,在白馬西20里、南50里的南坡屯兵按下了營寨。[4]因曹操營在距離河岸有一段距離的防洪堤壩南側[2],當曹操派人哨探袁軍動向時,袁紹卻看不見曹軍。探子起初報告有五六百騎兵在路上,後又報告騎兵稍有增加,步兵不可勝數。曹操不讓探子再報,讓騎手卸鞍放馬。
白馬的運輸車隊出現在堤壩的北側了,處在了袁紹軍的視野內。[5]曹操的一些將官為敵軍騎兵眾多而不安,建議返回守營。軍師荀攸卻反對:「這正是我們的誘敵之策!我們怎能離開?」曹操微笑着看了荀攸一眼。[6]
袁紹的騎兵主將文醜和劉備率五六千騎兵相繼追來。曹操的軍士想上馬,曹操不許,直到袁紹的騎兵越來越多並分散開來劫掠物資。這時曹操讓軍士上馬,曹操手下不足600軍士跳上馬組成騎兵與步兵一同衝擊敵軍。袁紹軍戰敗,文醜陣亡於軍中。《三國志》並未提到文醜死於何人之手,晉代與唐宋史料與史家則有文醜同樣被關羽斬殺於南坡的說法[7][8][9],同時徐晃亦有參加此役。
Remove ads
後果
顏良、文醜是袁紹軍中最受認可的將領,卻在連續的兩場戰鬥中相繼陣亡,使袁紹軍受到很大的打擊。[6]
延津得勝後,曹操再無阻礙地帶着人口和物資撤回設在官渡的營寨。[6]袁紹緊隨其後,在官渡正北的陽武下寨,但他忽略了沮授提出在延津留兵以作警戒的建議,而是將所有渡河的軍隊聚集在陽武,一場決戰一觸即發。
演義
延津之戰為羅貫中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第26章開篇發生的戰鬥。在曹操下令衝擊文醜軍之前,戰鬥過程與正史很接近。曹操的兩員頂尖良將張遼和徐晃追殺文醜軍。文醜在馬上射出兩箭,一箭射去張遼盔纓,一箭正中張遼馬的臉。徐晃揮戰斧迎戰文醜,但文醜軍上前來助首領,徐晃只得撤退。
關羽率十二騎截斷了文醜逃跑的道路,並和文醜單挑。戰不三合,文醜心怯逃走,但關羽的赤兔馬很快追上,從背後殺死文醜。
根據史料記載,文醜在亂軍中被曹操軍所殺,並無其被關羽所殺的記載。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