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異星工廠
2020年的電玩遊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異星工廠》(英語:Factorio)是由位於捷克的工作室Wube Software所開發和發行的的一款建造與經營模擬遊戲遊戲。該遊戲於2013年通過Indiegogo眾籌活動宣布製作,經過4年時間的搶先體驗後,於2020年8月14日正式推出Microsoft Windows、macOS、Linux版本,[1][2]任天堂Switch版本則於2022年10月28日推出。[3]
遊戲講述玩家作為一名工程師墜毀在一個星球上,必須通過收集資源並創建自動化工業來製造火箭的故事;然而,由於本遊戲也是一款沙盒遊戲,玩家可以在故事情節結束後繼續遊戲。遊戲支持單人或多人模式,同時提供八個額外的遊戲場景副本。
2024年10月21日,推出一個大型付費擴展包《Space Age》,在原有遊戲最終目標——發射火箭的基礎上,新增4個可探索的新星球。[4]
Remove ads
遊戲系統

異星工廠是一款同時帶有實時戰略和生存元素的專注於資源收集的建造與經營模擬遊戲。玩家通過尋找和收集資源來製作各種工具和設備,從而製造更先進的材料,發展更複雜的技術和機器。 隨着玩家繼續構建和管理他們的自動化工廠式系統,遊戲會不斷推進,通過這些自動化系統,可以自動完成從資源開採、運輸、到最後加工和組裝成品。異星工廠的遊戲進程推進模式鼓勵玩家創建更大規模的自動化生產工廠來擴大生產規模。玩家通過研究技術,解鎖新的設備、物品和科技升級,從基本的自動化技術開始,最終發展到石油工業、機器人、動力外骨骼技術等。[5][6]
遊戲具有藍圖系統,允許玩家為工廠區塊創建可重複使用的藍圖,通過藍圖可以作為復用基礎,來構建工廠系統的一個功能區塊乃至整個系統。
發射火箭是遊戲的正式「勝利」條件,建造火箭需要大量資源,這促使玩家建立一個規模龐大、高效的工廠系統來實現這個目標。在完成發射火箭後,玩家仍可以繼續遊戲來建設工廠系統。
Remove ads
工廠系統的設備所產生的污染也會吸引星球的原著生物攻擊,玩家需要保護自己和工廠免受這些原著生物的攻擊,玩家可以利用防禦炮塔、坦克及其他武器來消滅它們,阻止它們更多地出現。但隨着工廠系統排放的污染量增加,這些敵對生物會變得越來越具有敵意,玩家需要考慮在生產規模和敵對生物的攻擊性之間作出平衡考慮。[7][8]隨着遊戲的推進,這些敵對生物會持續增強,會變得越難應付。
玩家也可以在遊戲開始時設置難度為「和平」,這些敵對生物仍會生成,但只有它們被攻擊時才會反擊玩家和工廠的設備。[9]
本遊戲支持多人模式,允許玩家通過本地局域網或者互聯網合作進行遊戲或對戰。[10][11][12]遊戲支持專用獨立服務器模式和玩家臨時託管服務器模式。最初,遊戲的參與者使用點對點連接來交換遊戲數據,後來隨着更健全的通信機制出現,該機制被刪除了。[13] 保存的遊戲世界存檔文件可以在單人或多人遊戲中無縫加載。默認情況下,服務器上的所有玩家共享科技,除非服務器啟用了多隊伍模式,存在友軍傷害,玩家可以通過公共藍圖庫與服務器上的其他玩家共享建造藍圖。[12][14]
遊戲被設計成能通過模組進行定製,從而創造新的遊戲內容,包括修改遊戲玩法或者改變遊戲視覺要素。官方提供了一個門戶網站,用於給模組製作者託管這些模組,並且遊戲內附帶相應的模組管理器,方便玩家快速下載模組。模組通過Lua語言編寫。[15]模組的功能範圍很廣,涵蓋了從小型模組——例如Squeak Through,允許玩家在建築之間行走;到大型模組——例如Industrial Revolution 3,它完全重寫了大部分遊戲玩法。
《太空時代(Space Age)》擴展包擴展了遊戲原本的基礎玩法,包括新的四個星球(地圖)和星際旅行機制,並且提供了新的遊戲最終目標。[16]每個星球有着不同的環境、主要遊戲元素和新的資源獲得方法。[17][18][19][20] 擴展包鼓勵用戶大幅擴大工廠的生產規模,並藉助新設備實現星際物流自動化。
本擴展包還提供一個名為「名人堂星系(Galaxy of Fame)」的在線星圖(排行榜),完成目標的玩家可以上載遊戲數據,將自己的名字登錄其中,其他用戶可以查看他們上載的遊戲中建設基地快照和遊戲統計數據。[21]
開發及發行
本遊戲最早在2012年中旬由來自捷克布拉格的開發團隊開發的,最初只有一人,後來人員規模不斷擴展,主要開發人員Michal Kovařík和Tomáš Kozelek於2014年9月創立了開發公司Wube Software來運營。為了支持遊戲開發的經費,他們於2013年1月31日至2013年3月3日在Indiegogo發起了一個籌款計劃,籌款者可以從中獲得遊戲alpha版測試,在遊戲道具中冠名,與開發者們見面,參加開發會議以確定遊戲開發方向等,籌款目標為17000歐元,最終籌得21626歐元。[22][23][24][25]眾籌成功後,開發商出售遊戲的搶先體驗版以募集更多資金。開發商認為2014年4月的遊戲預告片是這些銷售的重要推動力。[26]截至2024年2月,團隊成員有31人。[27]
遊戲首席設計師Kovarex承認遊戲有從Minecraft的模組(IndustrialCraft和BuildCraft)中獲得開發靈感。[28]
完整的正式版原預計於2015年內發布。[10]之後推遲至2016年夏季,[29]2016年2月25日,搶先體驗版正式在Steam發售,但自開發以來相關測試版本均可在官網上下載。[30]2020年8月14日,正式版發行,不再提供搶先體驗版。[31][2]原本計劃是2020年9月26日發布,但避免與賽博朋克2077發行時間衝突而提前了一個月。[32][33]
Nintendo Switch移植版於2022年10月28日發布,該移植版不包含模組功能和太空時代擴展包。[34][35][36]
Remove ads
2021年2月,開發團隊宣布正在開發一個新的擴展包。[37] 2023年8月公布了擴展包的名字「太空時代」和其內容主題。[38]它被設計成與基礎遊戲規模一樣龐大,將遊戲玩法擴展到星際舞台上。[39]擴展包於2024年10月21日發布,[4]包括了三個主要的擴展更新:「太空時代」——增加了4個星球的遊戲地圖;「品質(Quality)」—— 一種新的遊戲機制;[40]「高架鐵軌(Elevated Rails)」——為遊戲中的鐵路增加高度變化。[41]後兩個擴展更新可以在不啟用「太空時代」模組的情況在基礎遊戲中使用。[41]
與此擴展包同時發布的還有「2.0」更新,對基礎遊戲進行重大修飾,包括遊戲體驗改善和外觀優化,部分遊戲玩法變化。[42]該擴展包發布第一周就售出了40多萬份。[43]
遊戲密鑰再售商G2A被指控其網站出售被盜密鑰,這會影響遊戲開發者,尤其是獨立遊戲開發者的生存。2019年7月5日,G2A提出,如果可以通過審計證明存在這問題,將向遊戲開發者支付被盜遊戲密鑰價值10倍的賠償。[44]Wube Software是唯一對此提出質疑的開發者,其表示「G2A比盜版更糟糕」,並通過電子郵件發送了一份因退款而被取消的321個在Steam上分發的被盜密鑰。[45][46]十個多月後,G2A確認其中198個已經在其平台出售,並向Wube Software支付了39600美元,作為兌現承諾的一部分。由於調查敏感性,這次審計只在內部處理。[47][48][45][49]
評價
評價
異星工廠在早期版本時就已經獲得評論家的正面評價。[54][55]在2018年的Steam大獎中,異星工廠被Steam玩家評為「最佳機械遊戲」類別的第二名。[56]2020年正式發布後,仍然得到好評。PC Gamer的里克·萊恩 (Rick Lane)稱讚了異星工廠,稱其為「製造業的傑作」。[52]Paste的尼古拉斯·佩雷斯(Nicolas Perez)稱讚了該遊戲對搶先體驗的使用,並表示「異星工廠為搶先體驗系統的真正能力樹立了榜樣。」[57]它被IndieGameReviewer.com評為年度最佳獨立遊戲,此前它還被評為2013年最受期待的遊戲之一。[58]2021年,Rock Paper Shotgun將異星工廠評為PC上第7佳管理遊戲。[59]《金融時報》指出,儘管遊戲圖形簡單,但該遊戲因其令人上癮的性質,而獲得「Cracktorio」的綽號;Shopify聯合創始人Tobias Lütke允許他的員工購買異星工廠的花費作為業務費用報銷。[60]
2020年初,該遊戲已經售出200萬份,[61]到2021年初,開發者稱已經售出超過250萬份,[37] 到2022年2月六周年紀念日時,遊戲銷量剛剛超過310萬份。[62]
其他影響
Neobuthus factorio是一種產於索馬里蘭的鉗蠍科蠍子,它的名字取自於本遊戲,由最早描述該物種的研究人員之一František Kovařík命名,他也是遊戲首席設計師Michal Kovařík的父親。[63][64]
Coffee Stain工作室製作的工廠建設遊戲《幸福工廠》常被拿來與異星工廠對比,並將其描述為本遊戲的第一人稱3D版本。[65]類似的,因為遊戲模式相近,《戴森球計劃》也被提及與本遊戲對比。[66]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