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弗朗茨·馮·濟金根
帝國騎士 (1481−1523)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弗朗茨·馮·濟金根(德語:Franz von Sickingen,發音:[ˈfʁants fɔn ˈzɪkɪŋən];1481年3月2日—1523年5月7日)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騎士,他與烏爾里希·馮·胡滕一起領導了「騎士暴動」。他與他同時代的巴亞爾騎士和馬克西米利安皇帝並稱為「最後的騎士」(der letzte Ritter)。[1]
Remove ads
早年經歷
弗朗茨·馮·濟金根於1481年3月2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普法爾茨的埃伯恩堡城堡,父親是施魏克哈特·馮·濟金根和他的妻子瑪格麗特·普勒·馮·德·霍恩堡(Margarethe Puller von der Hohenburg)。弗朗茨與黑德維希·馮·弗萊斯海姆(Hedwig von Flersheim,卒於1515年)結婚。1508年,他為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與威尼斯作戰,繼承了萊茵河上的大片莊園,並通過大量私人爭鬥增加了他的財富和聲譽,在這些爭鬥中,他通常充當被壓迫者的朋友。

1513年,濟金根參與了被趕出沃爾姆斯的公民巴爾塔扎·施勒爾(Balthasar Schlör)的爭鬥,並率領7000人襲擊了沃爾姆斯。雖然有帝國的禁令,但他還是摧毀了那裡的土地,停止了它的商業,當他的要求得到滿足時才得以停止。他向洛林公爵安托萬開戰,並迫使黑森州伯爵菲利普向他支付35000古爾登。1518年,他干涉了梅斯的一場內戰,表面上站在公民一邊反對統治寡頭。他率領一支20000人的軍隊對抗它,迫使地方官給他20000古爾登和一個月的軍餉。1518年,馬克西米利安解除了他的禁令,他參加了施瓦本同盟對符騰堡公爵烏爾里希發動的戰爭。[1]
1519年馬克西米利安去世後的皇位爭奪中,濟金根接受了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的賄賂,但在選舉舉行時,他率領軍隊前往法蘭克福,他們的幫助確保了查理五世的當選。因為這次服務,他被任命為帝國侍從和議員,並於1521年率領一支遠征隊進入法國,攻入了皮卡第,但在梅濟耶爾被擊敗並被迫撤退。[1]
1517年左右,濟金根第一次見到了烏爾里希·馮·胡滕,並支持了胡滕的計劃。他協助許多債權人從強大的債務人那裡獲得應得的款項。他不是學者,但他熱愛科學並保護有學問的人。1519年,他的威脅將約翰內絲·羅伊克林從他的敵人科隆的道明會手中解救出來。他的城堡成為(用胡滕的話說)「正義的避難所」(Herberge der Gerechtigkeit)。許多改革者在這裡尋得了庇護,並為馬丁·路德提供了隱居之所。[1]
Remove ads
騎士暴動

法國遠征失敗後,濟金根在胡滕的幫助下,構建了一個推翻宗教諸侯並提升騎士等級的大型計劃,即騎士暴動。他希望通過城鎮市民和農民的幫助來達成這一計劃,並改善他的處境。濟金根很快便召集了一支大軍,許多來自萊茵蘭上游的貴族加入到了這面旗幟下,1522年8月,在朗道,濟金根被正式任命為指揮官。他向他的宿敵、特里爾大主教里夏德·馮·格萊芬克勞·楚·福爾拉茨宣戰,並向那座城市進軍。特里爾忠於大主教,黑森的伯爵和萊茵河的帕拉丁伯爵路易五世很快便來援助他。濟金根在沒有任何援助的情況下,被迫退回到蘭施圖爾上方的楠施泰因城堡。[1]
1522年10月22日,攝政委員會對他發布禁令,他於1523年春天通過掠奪凱撒斯勞滕作為回應。特里爾大主教、帕拉丁選帝侯路易五世和黑森州伯爵腓力一世決定鎮壓他,並在獲得施瓦本同盟的幫助後,向楠施泰因城堡進軍。濟金根拒絕談判,並在圍攻期間受了致命傷。在第一次使用火炮後,這座堅不可摧的堡壘就被突破了,遠超出濟金根原本的預計。1523年5月6日,濟金根被迫投降,並於第二天死去。[1]他被埋葬在蘭施圖爾的舊瑪麗教堂(今聖安德烈亞斯教堂)。
後代
濟金根的六個孩子包括兩個兒子。施魏克哈德·馮·濟金根-諾伊恩堡(Schweikhard von Sickingen zu Neuenbürg,1500-1562)和弗朗茨·康拉德(Franz Conrad,1511-1575)。弗朗茨·康拉德被馬克西米利安二世封為帝國男爵(Reichsfreiherr)。
榮譽
1889年,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巴特明斯特阿姆施泰因-埃伯恩堡的胡滕-濟金根紀念碑建在該鎮上方,以紀念胡滕和濟金根在騎士暴動中所扮演的角色。
身後事
斐迪南·拉薩爾1859年的戲劇《弗朗茨·馮·濟金根:歷史悲劇》是一部根據這位騎士生平改編的五集戲劇。這部作品引發了拉薩爾與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之間關於社會主義美學的激烈辯論,這場辯論被稱為「濟金根之辯」。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