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弗朗茨·弗拉尼茨基

奥地利政治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弗朗茨·弗拉尼茨基
Remove ads

弗朗茨·弗拉尼茨基(德語:Franz Vranitzky發音:[fʁants vʁaˈnɪtski];1937年10月4日),奧地利政治家,前奧地利社會民主黨(SPÖ)領袖,1986年至1997年任奧地利總理

事实速览 弗朗茨·弗拉尼茨基 Franz Vranitzky, 第20任奧地利總理 ...

生平

弗拉尼茨基父親是維也納17區一名鑄造廠工人,1960年在格比樂嘉瑟實科中學學習經濟學並畢業。此後作為一名建築工人,學習了拉丁語和英語。

弗拉尼茨基年輕時是奧地利國家籃球隊球員,還獲得1960年羅馬夏季奧運會的參賽資格。1962年他加入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同年與克里斯滕(Christine Christen)結婚,生有兩個孩子。

1961年弗拉尼茨基進入西門子-舒克特公司,後跳槽到奧地利國家銀行。1969年,他獲得了國際商業研究博士學位。次年,財政部長漢內斯·安德羅施任命他為經濟和金融顧問。1976 - 1981年弗拉尼茨基擔任信貸銀行(Creditanstalt-Bankverein)副行長,1981 - 1984年任行長。

1984年,弗拉尼茨基擔任弗雷德·西諾瓦茨聯合政府的財政部長。在1986年的總統選舉,西諾瓦茨總理強烈反對前聯合國秘書長庫爾特·瓦爾德海姆競選總統,6月8日,當瓦爾德海姆當選後,西諾瓦茨辭去了總理職務,提出弗拉尼茨基作為他的繼任者。[1]

1986年6月16日,弗拉尼茨基繼任新總理,執掌與自由黨的聯合政府。不久,9月13日激進的約爾格·海德爾當選自由黨主席,副總理諾伯特·史提格辭職,弗拉尼茨基終結與自由黨的合作,解散議會重新舉行大選。[2]

在隨後於1986年11月23日舉行的選舉中,雖然自由黨仍然強勢,但弗拉尼茨基與基督教民主黨組成新聯盟,由該黨的阿洛伊斯·莫克擔任副總理和外交部長,於1987年1月組成新一屆政府。1988年,弗拉尼茨基接替西諾瓦茨任社民黨主席。

在其任期內,冷戰結束,弗拉尼茨基進一步發展與東歐國家的關係。他與外交部長阿洛伊斯·莫克是加入歐盟有力的倡導者。1994年6月12日,奧地利舉行全民公投,66%支持加入歐盟,由此奧地利在1995年1月加入歐盟。在黨派政治中,弗拉尼茨基與約爾格·海德爾的自由黨保持着距離。

1997年1月,弗拉尼茨基辭去總理和黨主席,[3]由他的財政部長維克托·克利馬接任。[4]

離職後,弗拉尼茨基在1997年3月到10月擔任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阿爾巴尼亞代表,[5]返回之前他進入銀行業,擔任西德意志國家銀行(WestLB)的政治顧問。12月,他當選為汽車供應商麥格納國際理事會理事,後來還擔任旅遊公司途易(TUI)和魔法生活酒店的理事。

2005年6月,他捐贈的腎給他的妻子克里斯汀,因為她患有慢性腎功能衰竭。

Remove ads

參考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