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弗謝沃洛德·奧夫欽尼科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弗謝沃洛德·弗拉基米羅維奇·奧夫欽尼科夫(俄語:Всеволод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Овчинников,1926年11月17日—2021年8月30日),中文名歐福欽,是蘇聯及俄羅斯新聞工作者,東方學家。《真理報》記者。現任《俄羅斯報》政治評論員、專欄作家。俄中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榮譽會員。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功勳文化工作者(1982年),俄羅斯聯邦功勳新聞工作者(2018年)。
Remove ads
生平
1926年生於列寧格勒,童年生活在豐坦卡河畔。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他和家人在1941年9月至1942年1月的列寧格勒圍城戰中倖存下來,1942年秋被疏散至鄂木斯克州。1943年秋,他被召集參加工農紅軍,成為一所反坦克炮兵學校的學員,一年後調至列寧格勒海軍學院[1]:58。由於體檢不合格(近視眼)而轉入紅軍軍事外國語學院中文專業。1951年畢業後在《真理報》工作。1952年結婚。
1953年3月,27歲的他作為《真理報》特派常駐記者第一次來到中國,是蘇聯最年輕的駐外記者[2]。抵達北京後,他獲得了由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龔澎頒發的記者證[1]:59,並下榻在王府井附近的一個四合院[3]。在北京飯店的一次招待會上,周恩來開玩笑地跟他說:「你的名字太長了, 應當簡化一下,不如叫歐福欽吧。歐洲的歐、幸福的福、欽佩的欽。」[3]他接受了這個名字,並一直沿用了下來。後來還與蘇聯水利專家一起參與了三峽工程的勘探工作,兩度前往西藏實地採訪[4]。直到1959年結束任期返回蘇聯。
1960年代後,中蘇兩國關係惡化,他改學日語,1962年至1968年在日本工作了7年。1964年,他成為第一位在理查·佐爾格之墓獻花紀念的俄羅斯人。1984年中蘇關係開始緩和後,當選為蘇中友好協會副主席,曾在莫斯科電視台主持《國際周刊》專題節目,介紹中國的改革開放[1]:59。他還參與了1989年5月戈爾巴喬夫訪華的準備工作,負責起草相關文件。
Remove ads
軼事
歐福欽與江澤民有過多次交流。1956年,他採訪了時任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動力處科長的江澤民[3],用俄語交談了一個多小時。
作品
著作《1955年西藏紀行》《通往布達拉宮之路》《櫻花綻放》《五千年與五年》《人與龍》。文章《中國的騰飛與俄羅斯的未來》《帆與舵》《油氣之路》(刊載於《俄羅斯報》)。
榮譽
- 蘇聯及俄羅斯
- 三級祖國功勳勳章(2017年5月18日)
- 四級祖國功勳勳章(2010年10月15日)
- 友誼勳章(1997年1月22日)
- 勞動紅旗勳章(1962年5月4日)
- 各民族人民友誼勳章(1986年11月14日)
- 俄羅斯聯邦功勳新聞工作者榮譽稱號(2018年12月27日)
-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功勳文化工作者榮譽稱號(1982年4月21日)
- 蘇聯國家獎(1985年10月31日)
- 2006年度俄羅斯聯邦政府獎(2007年1月12日)
- 其他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