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奂
Remove ads

張奐(104年—181年),字然明敦煌郡淵泉人,東漢名將。與段熲皇甫規並稱「涼州三明」。

Thumb
張奐酹酒還金

生平

少年到三輔求學,學識超群,拜為議郎。

155年,任安定屬國都尉,平定南匈奴叛亂,遷護匈奴中郎將

156年,鮮卑檀石槐率三四千騎寇雲中,朔方烏桓與南匈奴休著屠各也一起叛亂,張奐率步騎二萬,廣宣方略,大破鮮卑,又潛誘降烏桓,遂使斬屠各渠帥,襲破其眾,南匈奴諸部悉降。[1]

158年,領南匈奴攻打鮮卑,斬首二百級。

159年,梁冀被殺,張奐因為是梁冀的故吏,被免官。後來為武威郡太守

163年,皇甫規上書推薦張奐為度遼將軍,漢桓帝同意張奐出任度遼將軍。

166年,為大司農。鮮卑、匈奴聽說張奐離職,再入邊,張奐再次擔任護匈奴中郎將,安定北方邊境,降南匈奴、烏桓,鮮卑出塞去。

167年,平定東羌、先零羌,朝廷的賞賜張奐都拒絕,只希望能將戶籍遷往弘農郡華陰縣。朝廷允許[2]

168年,張奐回到朝廷,因為剛剛回來,並不知曹節圖謀殺死大將軍竇武,被曹節所騙,曹節下令張奐帶兵圍竇太后父大將軍竇武府,竇武自殺。竇太后失勢被幽禁。張奐為少府、大司農,封侯。張奐痛恨被曹節利用,堅辭不受。多次試圖釋放竇太后不果。張奐上書漢靈帝舉薦李膺,被曹節下獄。之後,回鄉,閉門授徒[3]

Remove ads

軼事

張奐早年有志節,和士大夫為友,並說道:「大丈夫處世,當為國家立功邊境。」之後當了將帥,果然立下功名,也為自身手下軍司馬董卓羨慕,董卓因此派哥哥董擢送上一百匹絲絹作為謝禮,然而張奐討厭董卓為人,堅持拒絕董卓的送禮。[4]

張奐擔任太常時,酒泉人趙君安為豪強李壽殺害,君安女兒趙娥為了替父報仇,殺了李壽去官府自首的事情轟動一時。張奐聽了之後也賞賜一百匹帛給趙娥。[5]

酹酒還獻:後漢張奐,為安定屬國都尉。有羌人獻金、馬者,奐召主簿張祁入,於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馬如羊,不以入廄;使金如粟,不以入懷。」悉以還之,威化大行。[6]

評價

  • 范曄後漢書》:「自鄛鄉之封,中官世盛,暴恣數十年間,四海之內,莫不切齒憤盈,願投兵於其族。陳蕃、竇武奮義草謀,征會天下,名士有識所共聞也,而張奐見欺豎子,揚戈以斷忠烈。雖恨毒在心,辭爵謝咎。《詩》云:『啜其泣矣,何嗟及矣!』」「山西多猛,三明儷蹤。戎驂糾結,塵斥河、潼。規、奐審策,亟遏囂凶。文會志比,更相為容。段追兩狄,束馬縣鋒,紛紜騰突,谷靜山空。」
  • 張預十七史百將傳》:「孫子曰:『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奐使羌不得交通而敗薁鞬。又曰:『廉潔可辱。』奐正身潔己,而先零不能以貨動。又曰:『軍擾者,將不重也。』奐坐帷講誦而眾心安是也。」
  • 歸有光:「張奐,北州之豪士,猶不能使之相信,而為羣閹所賣,吁,亦可悲矣!」
  • 王世貞:「余讀涼州三明傳,若威明、然明皆廉節好讓,有將帥材,着績中外而皆不免為名使,威明尤好之甚。至自疏為黨人,而上不之問,夫明哲保身者,固若是乎。大將軍武、太傅蕃之有朝望,志除宦官,誰不憂之,豈有所征,而不知本謀者。然明亦不過於生死是非之際,一時不能決擇耳,既成而始悔,辭爵不拜,追理武蕃之冤,末薦李膺王暢,以與閹宦伉。雖曰晚矣猶知有不遠復者,紀明真將材也,當西羗之為梗。」
  • 袁可立:「捨命豹袖之下,即獨行安之,如張然明、皇甫義真(皇甫嵩)其人矣。張然明破諸羌,靜幽并,恥為王曹所賣,發憤申陳竇之冤,卒不得為三公。皇甫義真蕩黃巾,破梁州賊,征赴城門,賴其子堅壽以免,雖卒為三公,亦不大竟其志。」
  • 王夫之讀通鑑論》:「張奐卻羌豪之金馬,而羌人畏服。為將者,能不受賊餌以受斃於賊者,鮮矣。豈特中國之盜賊哉?敵國之相攻,疆夷之相逼,而未嘗不薦賄以餌邊將。故或以孤軍懸處危地而磐固自安,朝廷夸其堅悍有制寇之勞,乃不知香火之誓,饋問之往還,日相酬酢,而人莫之覺也。其事甚秘,其文飾甚密,迨其後知受其餌,欲求自拔而莫之能免。夫為將者,類非潔清自好獨行之士,其能如奐之卓立以建大功者無幾也,而朝廷何以制之哉?中樞不受賄以論功,司農不後時以吝饟,天子不吝賞以酬勞,庶有瘥乎!」「漢之末造,必亡之勢也,而兵疆天下。張奐、皇甫規、段熲皆奮起自命為虎臣,北虜、西羌斬馘至百萬級,窮山搜谷,殄滅幾無遺種,疆莫尚矣。」
  • 蔡東藩後漢演義》:「張奐為北州豪傑,甘作閹黨爪牙,罪無可恕;至妖異迭見,乃請改葬蕃武,朝謁太后,欲蓋已往之愆,寧可得耶?」

家族成員

父親

  • 張惇,曾任漢陽太守。

子嗣

  • 長子張芝,字伯英,漢末書法家,曹魏書法家韋誕稱他為「草聖」。
  • 次子張昶,字文舒,為黃門侍郎。
  • 三子張猛,字叔威,後亦為武威太守。

動漫作品

  • 蒼天航路》(王欣太):於初期登場,因被十常侍瞞騙下錯殺陳蕃,被時任洛陽北都尉的曹操找到,交出陳蕃奏表後欲自殺為曹操制止,曹操遷至頓丘縣令時留在洛陽保護亶公,黃巾起義時道出董卓有不軌之意,在征討黃巾時隨曹操軍出征[7],在昆陽之役中單挑守將張曼成不敵而死,後來張曼成被夏侯惇殺死。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後漢書/卷65》,出自范曄後漢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東觀漢記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