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始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始均(5世紀?—519年),字子衡清河郡東武城縣(今河北省故城縣)人,南北朝北魏官員、學者,張彝的兒子。

生平

張始均為人正直清廉,喜好學問,富有文才。起初擔任司徒行參軍,後轉任著作佐郎。憑藉父親在魏孝文帝時期的舊功,張始均被魏宣武帝任命為左民郎中,後在兼任郎中的情況下轉任員外散騎常侍。張始均將陳壽的《魏志》改寫成編年體,廣泛增補各種異聞,整理成三十卷。此外,他還著有《冠帶錄》及數十篇賦,但這些作品都已失傳。延昌四年(515年),冀州、瀛州爆發大乘之亂,朝廷派遣都督元遙鎮壓。當時有很多人被殺害,堆積的屍體達數萬具。張始均以郎中身份在行台任職,根據首級的重量來計量軍士的功績。經檢驗後的數千個首級,在張始均的指示下被焚燒成灰燼。神龜二年(519年)二月庚午日,一千多名羽林軍焚燒了張彝的府邸,並毆打張彝。張始均為保護父親而遭毆打,隨後被活活扔進火中燒死。他被追贈樂陵郡太守諡號孝。[1][2]

子女

  • 張暠之,繼承了平陸侯的爵位,東魏武定年間擔任開府主簿,北齊建立後,降爵
  • 張晏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