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春橋思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春橋思想[1][2][3],又稱春橋思想[4],是四人幫成員張春橋的政治理念。

簡介

「張春橋思想」出現於1976年1月至2月間周恩來去世後。1976年2月8日《江青等人在清華、北大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紀要稿)》提出,「張春橋思想」超過了列寧主義,發展了毛澤東思想,是繼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之後的「第四個里程碑」。多省市領導人「勸進」,主張由張春橋接任國務院總理一職。[5]

《破除資產階級的法權思想》的主要觀點是井岡山根據地到後來廣大的解放區的軍民平等、官兵平等、上下平等,反對建國後實行的八級工資制。毛澤東對此文大加讚賞,隨後《人民日報》全文轉載。《論對資產階級的全面專政》發表於1975年第四期《紅旗》雜誌,主張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優越性、批判「資產」風、強調「同修正主義鬥爭」等等。[6]

評論

天津師範學院理論組認為,張春橋思想的實質是托洛茨基主義[7]

官方對「張春橋思想」的批判,是文革後中國共產黨對四人幫批判的一部分,包含貶義。目標以最能代表張春橋的思想兩篇文章最多,一篇是發表於1958年的《破除資產階級的法權思想》,認為要打破按勞分配與人有等級的基本認知,另一篇是發表於1975年的《論對資產階級的全面專政》,認為該有民主但有些民主更民主。因為這些作品,相比於四人幫中其他仨主要是吹捧毛獲取權力與利益,張春橋獨特的地方是對社會主義有堅定的信仰,而他的理論詮釋則各有各的支持、批評與糾錯,中共則官方定義在「左」傾錯誤思想。[8][9]

書目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