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彌賽亞 (韓德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彌賽亞》(英語:Messiah),作品號HWV 56,是德國著名音樂家亨德爾創作的大型神劇,是其筆下最為有名的作品之一,同時也是巴洛克時期的代表作。當中多首合唱曲均深入民心,如《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哈利路亞》、《被宰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和《阿門》等,被世界各地合唱團和詩班所演唱。
傳統上,由於《彌賽亞》的內容與耶穌的降生、受死及復活有關,因此較常被安排於聖誕節或復活節期間獻唱整套或個別部份。至於個別單曲,則沒有特別的限定。
背景
《彌賽亞》是在亨德爾處境艱難的事業低谷時期創作的,但此後又成就了他事業上的另一個高峰。亨德爾初到英國,猶如一股清新的風,給長期低迷的英國音樂界重新帶來了生機。他深受國王(女王)寵愛,在宮廷里供職,創作了大量的宮廷音樂和意大利式歌劇。但這樣的「貴族音樂」不受下層民眾的歡迎,用意大利語演唱的歌詞、令人感到乏味的故事情節限制了普通民眾對音樂的理解。世界上第一部音樂劇《乞丐的歌劇》於1729年在倫敦上演,深受廣大民眾的歡迎,這對以亨德爾為代表的貴族音樂創作集團提出了挑戰。此後,嫉妒亨德爾的朝臣開始在國王耳邊進獻誹謗,他經營的歌劇院也倒閉了。這些打擊對亨德爾無疑是巨大的,但他再次站了起來。
1735年7月,亨德爾收到了好友詹南斯寄來的三部神劇劇本——《掃羅》、《彌賽亞》和《伯薩撒王》。在亨德爾悉心研究這些劇本,並深深為之感動的同時,心靈也再次接受了聖靈的淨化。他重新找到了創作的信心。《彌賽亞》的劇本是英國劇作家查爾斯.詹寧斯(Charles Jennens,1700 –1773) 根據聖經匯編的。 詹寧斯是虔誠的基督徒。他選用了聖經舊約的先知書和詩篇,以及新約的福音書、書信和啟示錄中的經文。從舊約中對彌賽亞降世救贖的預言,到新約里主耶穌的出生、生活、受難、受死及復活,直至啟示錄中主耶穌的榮耀的再臨,把彌賽亞的救恩大光如旭日初升般逐漸呈現出來。1741年8月22日下午,亨德爾開始創作《彌賽亞》。宏大的作品中融入了作曲家成熟的對基督的虔誠。這部需要花兩個多鐘頭演出的音樂巨作,樂譜手稿長達千頁,亨德爾僅用24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創作。不僅速度驚人,而且手稿整潔,幾乎沒有修改的痕跡。在創作過程中,亨德爾常常處在近乎癲狂狀態。他廢寢忘食,伏案疾書,思如泉湧,一氣呵成。當他寫完《哈里路亞》合唱時,他的僕人看到亨德爾熱淚盈眶,並激動地說:「我看到了整個天國,還有偉大的上帝」。
Remove ads
《彌賽亞》於1742年4月13日在愛爾蘭首府都柏林首演。海報上寫着:「為了一些困苦的囚犯,以及梅爾舍醫院的利益而演出。」《彌賽亞》的演出獲得了成功,亨德爾再次回到了英國人的目光之中。
首演時有18人唱詩班,使用了33件樂器;莫扎特於1789年曾將本曲重新配器,將樂隊編制擴充至古典時期的規模,亦加入了一些樂器,所需要的人數因而有所增加,同年的倫敦演出有275位人聲和248件樂器的記錄;1859年倫敦舉行亨德爾逝世100週年紀念會時,合唱團人數高達2765人,樂器460件;1869年美國波士頓「和平日節慶」演出時,更創下了一萬人合唱《哈利路亞大合唱》、500件樂器伴奏的記錄。
但在莫扎特的版本中,將第1部份的多首合唱曲目改為獨唱為主的合唱,當中包括了另一首代表作《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第12首)[註 1]。
![]() | 此章節需要擴充。 |
分析
「彌賽亞」是「救世主」的意思。《彌賽亞》的歌詞節選自《詹姆士王聖經》,兼採新約與舊約的經文,敘述了耶穌的出生、生活、受難、受死及復活。
全曲分三部分:
- 第一部分:耶穌降臨的預言和他的誕生(21曲)
- 第二部分:救贖的信息和耶穌為全人類的犧牲(23曲)
- 第三部分:耶穌的復活和最終的審判(13曲)
亨德爾的音樂以旋律的簡樸流暢、氣勢的雄偉、音響的明亮以及對人物、情節生動的描繪而著稱。他使詠嘆調的性格更多樣化,使宣敘調的音調更旋律化,並加強了序曲、間奏曲、器樂伴奏的標題性和造型性。對合唱的運用方面,他不拘泥於複調音樂,而廣泛地運用主調音樂,使兩者有機地揉和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合唱在清唱劇中的地位。
![]() | 此章節需要擴充。 |
歌詞
注意:聖經經文之中文翻譯,以中文《和合本》聖經文本之經文作為標準;
中文和合本聖經之經文已經超過版權保護期,屬於公有領域。
1. 交響樂(序曲)4'47"
2. 你們要安慰,我的百姓(男高音)3'38" ⓘ
3. 一切山窪都要填滿(男高音)3'30"
4. 耶和華的榮耀(合唱)3'36"
5.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 (男低音) 1'52"
6. 誰能當得起呢 (女低音/男低音/女高音) 5'01"
7. 他必要潔淨(合唱)3'31"
8. 因此、必有童女懷孕生子 (女低音) 0'43"
9. 傳報好信息給錫安(合唱)7'22"
10. 看哪、黑暗遮蓋大地 (男低音) 2'59"
11.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 (男低音) 4'51"
12.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 (合唱) 4'49"
13. 風笛曲 (田園交響曲,器樂) 4'37"
14. 有牧羊的人 (女高音) 0'59"
15. 那天使對他們說 (女高音) 0'53"
16. 忽然那天使 (女高音) 0'21"
17. 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 (合唱) 2'17"
18. 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 (女高音) 4'32"
19. 那時瞎子的眼必睜開 (女低音) 0'31"
20. 他必牧養自己的羊群 (女低音及女高音) 6'12"
21. 我的軛是容易的 (合唱) 3'03"
Remove ads
22. 看哪、神的羔羊 (合唱)
23. 他被藐視 (女低音) ⓘ
24. 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 (合唱)
25. 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合唱)
26. 我們都如羊 (合唱)
27. 凡看見我的都嗤笑我 (男高音)
28. 他把自己交託耶和華、耶和華可以救他罷 (合唱)
29. 辱罵傷破了我的心 (男高音)
30. 你們要觀看、有像這臨到我的痛苦沒有 (男高音)
31. 因受欺壓和審判他被奪去 (男高音)
32. 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 (男高音)
33. 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 (合唱)
34. 所有的天使 (男高音) 0'26"
35. 神的使者都要拜他 (合唱) 1'37"
36. 你已經升上高天 (男低音) 3'59"
37. 主發命令 (合唱) 1'12"
38. 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 (女高音) 3'05"
39. 他們的聲音傳遍天下 (合唱) 1'43"
40. 外邦為甚麼爭鬧 (男低音) 2'53"
41. 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 (合唱) 1'49"
42. 那坐在天上的 (男高音) 0'22"
43. 你必打破他們 (男高音) 2'10"
44. 哈利路亞 (合唱) 3'32" ⓘ
Remove ads
45. 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 (女高音) 7'43"
46.死既是因一人而來 (合唱) 2'30"
47. 我如今把一件奧秘的事告訴你們 (男低音) 0'42"
48. 因號筒要響 (男低音) 4'20" ⓘ
49. 就應驗了 (女低音) 0'21"
50. 死阿、你得勝的權勢在那裡 (女低音及男高音) 1'24"
51. 感謝神 (合唱) 2'22"
52. 神若幫助我們 (女高音) 5'35"
53. 羔羊是配得權柄 (合唱) 7'52"
Remove ads
軼事
- 1743年,《彌賽亞》在倫敦上演,據說當時的英皇喬治二世亦有親臨劇院。當聽到第二部分終曲《哈利路亞大合唱》時,國王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站立起來聽完了全曲,其他人見狀亦一同站立起來,結果成為了現今聽眾當聽《哈利路亞大合唱》時,便會自動站立的傳統[2]。後來有指喬治二世要擁護《彌賽亞》的地位不因過多演出而受損,他下旨禁止出版和隨便演唱這部作品;每年只在春天演出一次,且只有亨德爾本人才有指揮資格。亨德爾每年按國王的御旨舉行公開演出——演出收益用於孤兒院的募捐——直到他去世前8天。然而,經過多年來一些音樂界學者的分析和查證,至今仍未有充份蒹實質的證據,證明1743年喬治二世在現場的證據,以及聽到《哈利路亞大合唱》時站立等的論述。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