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純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純修(1647年—1706年),字子敏,號見陽、子安,又號敬齋,河北豐潤人,後記籍遼陽(自署籍襄平),內務府滿洲正白旗人[1],或內務府正白旗包衣漢軍人(屬內務府正白旗漢姓滿洲旗人)。清朝官員。善畫。
生平
曾考取貢生,授江華縣令,官至廬州府知府。擅畫山水,能臨摹古畫,形神逼肖。卒年不詳。進士曹鑑倫作《皇清誥授中憲大夫江南廬州府知府加五級見陽張公墓志銘》。
1705年,知府張純修在廬州創辦橫渠書院,後改稱廬陽書院。
與正黃旗滿洲詩人納蘭性德(字容若)交友,為其輯刻《飲水詩詞集》並作序,「每畫蘭,必書容若詞」。與內務府正白旗漢軍、江寧織造曹寅(號楝亭)交友。曾臨米元暉(米友仁)《五州煙雨圖》,曹寅為作題詩。又作《楝亭夜話圖》(今藏吉林省博物館)(載陶樑《紅豆樹館書畫記》卷4),曹寅亦題詩,曹寅在詩中談到兩家在內務府的故交,回憶與納蘭性德共任侍衛的時光(載楊鍾羲《雪橋詩話三集》卷4)。
富書畫收藏,有元趙孟頫《趙書「快雪時晴」圖卷》(今藏故宮博物院),宋趙孟堅《水仙卷》,宋李公麟《二馬圖》,元初錢選《桃花源圖》,元王蒙《竹石軸》(今藏蘇州博物館),元黃公望《丹崖玉樹圖》,元倪瓚《秋林山色圖》、《秋亭嘉樹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古木竹石軸》,明周之冕 《百花圖》等。
著《語石軒詞》一卷(原由顧貞觀收藏,錄入聶晉人、曾王孫輯《百名家詞鈔》,金閶綠蔭堂刊本,湖北省圖書館藏本),康熙35年續修《廬州府志》47卷(1696)。
Remove ads
家庭
- 父張自德(又張滋徳、張自得,約1609—1668),順治四年(1647)丁亥科貢士,順治十六年任大理寺卿(同年繼任者內務府正黃旗漢軍朱國治),同年轉任陝西廵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載《欽定八旗通志:各省巡撫》卷340,被錯記為漢軍正黃旗人),康熙元年河南巡撫、康熙三年加工部尚書銜[2]。「張滋徳,正白旗包衣管領下人,世居遼陽地方,來歸年分無考,原任山西廵撫(又記陝西巡撫)。其子張純修原任知府,張純儒原任知縣,張純申原任知州。孫赫色現任䕶軍校」(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74)。康熙六年,河南巡撫張自德重修開封府文廟(載《河南通志》)。康熙七年,重修淮陽太昊陵廟,作《重修太昊陵碑》。重建開封國相寺(原天清寺,內含繁塔)。
- 胞兄張純儒,原任知縣;張純申,原任知州。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