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聚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聚秀(16世紀—1630年代),頴木山東濟南府德州平原縣[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張聚秀敏捷通達,不被習俗牽絆,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中舉人[2],困科場近二十年,天啟五年(1625年)成進士,獲授永寧縣知縣,在當地置義田義學,教育貧窮鄉人。

之後調任安陽,推行調劑地方驛站、取消里下養馬等德政;擢官雲南道監察御史,其時流寇在山西肆虐,宦官監軍卻搜刮人民以助餉,又堅持招撫成禍患,他抗陳時事七不可解,在「罷遣內臣、禁撫流寇」兩事上尤其反覆激切,但朝廷並未理會,因此憂憤成疾去世[1]

軼事

《玉堂茗記》載,張聚秀在京師的住宅,此前先後為楊漣崔呈秀居住,二人皆不得善終。不久,張聚秀也死在其中,房屋便成為著名凶宅[3]

引用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