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當前危險委員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當前危險委員會(英語:Committee on the Present Danger;又譯當前危機委員會[1])是美國的一個右翼外交政策團體。歷史上分別於1950年、1976年、2004年和2019年進行過更迭,從杜魯門擔任總統以來一直試圖影響美國總統的外交政策。[2]

事实速览 成立時間, 類型 ...
Remove ads

概述

正如其命名一樣,當前危險委員會的目的是遊說美國政府,採取行動應對美國及其勢力範圍面臨的當前危險英語Clear and present danger

委員會在1950年由當時的美國陸軍部次長特雷西·沃里斯英語Tracy Voorhees發起成立,目的是向國會遊說保羅·尼采迪安·艾奇遜提出的NSC-68號文件。委員會直接對美國政府進行遊說,同時試圖用廣播等方式影響公眾輿論,尤其是在1951年通過相互廣播系統英語Mutual Broadcasting System進行了每周廣播。[3]1953年,因委員會領導者在艾森豪威爾總統任期內得到政府職位而暫時解散。[來源請求]

1976年3月委員會又開始運作,試圖影響總統候選人以及幕僚。[來源請求]卡特總統當選後,當前危險委員會又開始了公開遊說和運作,主要的政治主張是反對美國政府對蘇聯進行緩和政策和雙方進行限制戰略武器談判。其鷹派成員在CIA報告中將蘇聯的影響進行了相當程度的誇大,但後來證實這些報告和實際情況相去甚遠。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第一次CPD(20世紀50年代)

發起於1950年12月12日,主要應對蘇聯的侵略意圖。[4]

第二次CPD(1970年代)

1976年11月11日,第二次委員會成立。此次委員會與第一次只有名稱相同,並無直接聯繫。[5]有33名雷根政府官員曾參與此次委員會。

第三次CPD(2004年)

發起於2004年7月20日。[來源請求]2004年6月,《國會山報》報道稱,為應對反恐戰爭的第三次CPD正在籌備。[6]它在2008年仍然活躍。其目的是通過「教育和倡導」 [7]加強美國應對恐怖主義及其意識形態所帶來挑戰的決心[8]

第四次CPD(2019年)

名為「當前危險委員會:中國」的第四次委員會發起於2019年3月25日,目的為通過宣傳和遊說使民眾了解在中國共產黨統治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構成的各種常規和非常規危險。[9][10][11]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