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形左實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是與文化大革命有關的話題下,「形左實右」或「形『左』實右」常被用作貶義詞。其曾被用於指代劉少奇四人幫林彪反革命集團等的思想及意識形態。

文革前

1964年6月,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在中央工作會議批評中國國家主席劉少奇四清運動後十條的修改,對劉少奇產生了不是「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的疑慮[1]

文革期間

1966年8月5日,毛澤東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中不點名地公開指責劉少奇有「形『左』而實右的錯誤傾向」[2]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一些社會思潮被指責是「極『左』思潮」,且「形『左』實右」[3]。1970年,姚文元報告稱「從人性論中『可以直接引出右傾機會主義路線,以及極『左』、形『左』實右的路線。」[4]

1971年林彪事件後,毛澤東的妻子江青強調林彪的錯誤是「形『左』實右」,所以要批右,而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則主張批「左」[5]

文革後

文革後,四人幫實行的路線被稱為形「左」實右,一部分學者稱其實質為右傾、極右[6],另一部分學者則稱實質為左傾、極左[7][8]。1981年《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認為,毛澤東在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之後的路線、林彪反革命集團江青反革命集團凡是派均為左的錯誤。[9]

改革開放被一些人質疑是形左實右,是「打左燈,向右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10]

1983年的一篇文章表示第四國際是形左實右、假左真右[11]

2007年自由亞洲電台的一則報道援引美國西東大學教授尹尊聲的話,稱新左派沒有市場,且「新左派都是假左派,都是形左實右」[12]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