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彩雲西
香港黃大仙區區議員選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彩雲西(英語:Choi Wan West,代號:H23)是香港黃大仙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94年設立,1999年採用現名,2023年改制撤銷,末代區議員為民主黨成員陳利成。
範圍
選區位於牛池灣,包括彩雲(一)邨的日月樓、星辰樓、甘霖樓、時雨樓、玉麟樓和白鳳樓、連同2015年加入彩雲(二)邨的玉宇樓、瓊宮樓,選區以彩雲邨西北部樓宇為主,名稱亦由此而來,與其相鄰的選區有彩雲南、彩雲東、瓊富與池彩,並且與觀塘坪石選區以清水灣道相隔,投票站設於彩雲社區中心。
沿革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區議會,取消所有委任議席及雙議席選區制度,全面實行單議席單票制,並改由選區分界及選舉事務委員會制定,區議會選區數目亦因應人口變動而大幅增加,彩雲西選區由雙議席彩雲選區分拆而成,當時稱為彩鳳,以區內一條稱為彩鳳徑的屋邨通道而得名。
1994年區議會選舉,由港同盟匯點聯合推薦的徐百弟以過半得票當選,其他候選人包括時為雙議席彩雲選區議員、選舉前為增加連任選算而加盟自由黨的香港開埠首位民選女性議員楊勵賢和東九龍居民委員會的蔡義盛當選。選後港同盟匯點成立民主黨,徐百弟亦為創黨成員。由於彩輝邨入伙帶動人口增加,1999年以豐盛街為界劃為彩雲西及彩雲東兩個選區。
1999年區議會選舉,徐百弟於彩雲西爭取連任,而東九龍居民委員會派出楊石娣爭奪,最後徐以1,331票多於楊的1,294票勝出。2000年代徐百弟跟隨陶君行等民主黨少壯派退黨,其後加入前綫。
2003年區議會選舉,徐楊二人再戰之餘,同時前市政局議員楊勵賢於上次轉區參選失敗後再度參選,最後徐以1,516票擊敗取得1,026票的楊石娣和761票的楊勵賢而勝出,連同彩雲另外兩區民主派代表亦勝出,代表民主派統一彩雲邨三個選區,而自1971年香港市政局選舉當選成為香港第一位華人女性民選代議士的楊勵賢在本次獲得最低票慘敗後,因為年事已高,再沒有參與各級選舉,直至2021年享嵩壽92歲逝世。
2007年區議會選舉,本區吸引到四個候選人爭奪,除了徐百弟和楊石娣這對老對手之外,還有梁彬與及香港公民協會的楊釗鳴報名,最後由徐百弟以過半數票勝出,民主派維持全取彩雲邨三席的形勢。2009年民主黨合併前綫,徐百弟因而回歸民主黨,同時彩雲東區議員黃國桐退出社民連後加入民主黨,彩雲邨三席都由民主黨人把持,使彩雲邨成為黃大仙區內民主黨據點。
2011年區議會選舉針對徐百弟連任多年,工聯會民建聯派出年輕女候選人譚美普,同場有獨立梁振華參選,結果譚得票1,819多於徐的1,554票勝出,梁得200票,徐百弟在本次落選後雖然繼續於本區活躍,組織居民組織「彩牛社區動力」並在彩雲邨設有服務處,但未有再參選,又於此段期間取得中華民國國民身份,後來在202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中,以「港人移民」身份主打,獲小黨臺灣維新提名角逐新北市第一選舉區立委席次。2015年區議會選舉,譚美普得票2,682多於民主黨謝智傑的1,810票而連任。
2019年區議會選舉,民主黨前彩雲南區議員,2011年區選交棒予沈運華的陳利成復出,參選本區挑戰譚美普,結果陳利成以3,501票勝出,而譚美普則獲得2,936票。相隔8年,民主黨繼2011年徐百弟落選後再次在本區勝選,連同沈運華於彩雲南成功連任及廖成利於彩雲東成功擊敗現任建制派議員重返議會,令民主派繼2011年後,再次統一彩雲邨三區。黃大仙區議會的25個議席最後全由泛民贏取。2021年7月9日,因應政府計劃追討協助民主派初選區議員的酬金津貼傳聞所帶動的區議員辭職潮中,陳利成辭去區議員職務。
Remove ads
歷屆議員
歷屆選舉結果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