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徐勤先
中国将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徐勤先(1935年8月—2021年1月8日),男,漢族,山東萊州人,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前陸軍第三十八集團軍軍長,坦克第一師師長。在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中拒絕執行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簽署的調動部隊進京執行天安門清場任務的命令,被開除中國共產黨黨籍,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Remove ads
生平
1935年出生於山東掖縣(今萊州)。8歲隨父闖關東到瀋陽,小學未讀完即輟學賣菜。民間曾一度誤傳其父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徐海東,但無任何證據顯示這二人有親屬關係。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徐勤先要求參軍因年齡不足被拒,為此咬破手指寫血書要求參軍才被接受,1950年12月入伍,隨後作為第一批裝甲兵編入坦克第一團入朝作戰,任報務員[1]。195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朝鮮戰爭結束後回國,歷任坦克第一師通信營營長、坦克第三團參謀長、坦克第一師師作戰訓練科長、坦克第一師師長、陸軍第三十八集團軍副軍長。徐勤先是198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大演習的指揮者之一。1987年任陸軍第三十八集團軍軍長,授少將軍銜,正軍級待遇[2][3]。
在1989年「六四事件」中,他因患腎結石在北京軍區總醫院(在東四十條)就治。5月17日,他被上級要求率陸軍第三十八集團軍入北京執行戒嚴令,但拒絕在部隊調兵令上簽字[4][3]。他說,「最好收回成命,好好研究研究,中央政治局,人大常委,國務院,好好研究研究,這問題不能這麼解決。」[5]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羅瑞卿次子、總參謀部原師級軍官羅宇在回億錄《告別總參謀部》中說:開槍鎮壓學生的作戰命令起草好後,先送給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秘書長楊尚昆,趙紫陽是第一副主席;楊尚昆要鄧小平先簽才肯簽,說:「先送鄧,鄧不簽,我不簽。」於是命令先送給鄧小平,讓鄧小平簽字後,楊尚昆加簽。徐勤先拒絕執行命令的理由就是:軍委第一副主席趙紫陽沒有簽,軍令不全、不合法,不能執行[6]。前新華社記者、中國新聞學院教授、歷史學者楊繼繩在《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修訂版)》中則記載徐勤先因患腎結石在北京軍區總醫院(301醫院)就醫,5月17日接到北京軍區開會通知。北京軍區副司令李來柱宣布中央軍委調兵戒嚴的命令,要軍長們當即表態。但徐勤先表示:「口頭命令我無法執行,需要書面命令。」李來柱於是要他給自己的政委打電話傳達命令,徐勤先致電政委後說:「我傳達了,我不參與,這事和我無關。」然後就回醫院。事後他對朋友表示:「寧肯殺頭也不能做歷史的罪人!」[7][1]據徐勤先的司機劉建國回憶,當日下午總政治部保衛部人員來到醫院的病房,告知徐勤先繼續養病,而38軍另由他人指揮。[1]
此後,徐勤先被開除中國共產黨黨籍,被軍事法院判處五年有期徒刑,在公安部直屬的秦城監獄服刑(最後一年在公安醫院)。[8][3]
出獄後,徐勤先待遇由先前的正軍級降為副軍級[註 1]。據傳,徐勤先原被當局安置於河北省保定市,後第38集團軍軍部位於該地,且其舊部過多,為免出事改安置於石家莊市,但徐仍擁有在北京和石家莊之間移動的自由[9]。2011年在接受香港《蘋果日報》採訪談到對22年前那件事的想法時,徐勤先表示:「已經過去的事,就無所謂後悔了。已經做了嘛!要不然就不要做,做了就沒什麼後悔的。」[2]「這個事和打仗不一樣,這是個政治性的事件,政治性的事件不能這麼辦。」「矛盾很激烈,這樣的話非發生衝突不可。和老百姓發生衝突,好人壞人又分不清,出了事誰負責?明顯當時的狀況不適合用激烈的辦法解決,還是用談判對話的辦法來解決,這是政治問題。」[5]
2016年春節期間,他患上肺炎被緊急送回石家莊搶救,之後便在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內一直臥病在床。除了患有老人病,其右眼已經全盲,剩下的左眼視力極差,曾接受過手術。他更患有嚴重腦血栓,觸及神經,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身體已虛弱到不能說話[10]。2021年1月4日,法廣報道徐勤先已「病入膏肓」,其仍然遭到當局嚴密監控和行動控制[10]。8日,徐勤先在早飯時間在石家莊去世,下午其生前好友和舊部陸續得知消息[11]。
評價
前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的政治秘書,前中共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李銳曾於「六四事件」後賦詩:
“ |
懷仁博學真儒將,一代豪雄硬脊樑。甘赴刑廷違上命,但求民主大興邦。 |
” |
——李銳[12] |
個人生活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