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徐嘉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徐嘉瑞(1895年2月11日—1977年10月2日),字夢麟,白族,雲南昆明人,中國作家,詩人,文史學家。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生平
雲南昆明人,出生於鄧川,在鄧川、曲靖長大,隨父親讀書。1911年考入昆明工礦學堂,後因經濟困難改讀省立師範。1913年父親病逝,被迫輟學,在昆明陸軍醫院任司藥,後在雲南護國軍督軍公署軍醫課工作。之後在昆明承德中學、省立第一中學、省立女子中學任教。1927年參加中國共產黨,負責學運、情報和宣傳工作,創辦中共地下刊物《壓榨》、《南焰》,擔任《雲南民眾日報》社長兼編輯。1929年赴上海,加入中國文學研究會,在暨南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公學講授中國文學史。後又到日本學習,1930年返回昆明,與中共黨組織失去聯繫。1931年起先後在昆明女中、達文學校任教。1938年任雲南大學講師,次年任教授兼文史系主任。期間他參加抗日運動,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雲南分會主席,主編詩刊《成歌》。1946年6月到武昌華中大學任教。1948年6月返回雲南大學,不久因支持學運而被解聘,後轉任昆明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又因支持學運而再次被解聘。[1][2][3][4][5][6]
1950年後,先後擔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雲南省人民政府委員、雲南省教育廳廳長,雲南省文聯主席,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雲南省政協委員,全國文聯及中國民間文學研究會常委,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雲南分會主席等。[1][2]1956年5月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4]。1961年1月隨周恩來總理訪問緬甸[5]。「文革」中受到批鬥,三次中風造成半身偏癱、失語[6]。1977年10月2日[6][2][3](另說10月7日[5][4][7])在昆明逝世。
Remove ads
著作
主要著作有《中古文學概論》(上海亞東書局,1924年)、《近古文學概論》(上海北新書局,1936年)、《雲南農村戲曲史》(雲南大學西南文化研究室,1943年)、《金元戲曲方言考》(商務印書館,1948年)、《大理古代文化史》(雲南大學西南文化研究室,1949年;1978年中華書局再版改作《大理古代文化史稿》)、長詩《望夫雲》(中國青年出版社,1957年)、歌劇《望夫雲》(中國戲劇出版社,1963年)、《徐嘉瑞詩詞選》(雲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整理納西族長詩《相會調》、彝族長詩《逃婚的姑娘》。[6][3]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