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徐懷中
中国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徐懷中(1929年9月29日—2023年1月13日),原名許懷中,男,河北邯鄲人,中國作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生平
徐懷中是河北省邯鄲縣峰峰礦區山底村人。1941年,徐懷中考入太行聯合中學學習。1945年2月,中學畢業後的徐懷中參加八路軍前方總部前線劇團,從事美術宣傳工作,開始了軍人生涯[1]。194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徐懷中先後擔任晉冀魯豫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團員、第二野戰軍政治部文工團美術組組長,全程參加了挺進大別山、淮海戰役等第二野戰軍的重要戰役[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他任西南軍區文工團研究員,後調任雲南軍區政治部文化部幹事、秘書。1955年被授予大尉軍銜。1958年,調解放軍報社任編輯、記者,1963年任總政治部文化部文學創作員。1965年秋冬,他曾從柬埔寨邊境秘密進入越南南方,作戰地採訪近五個月[3]。
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徐懷中調任昆明軍區,任軍區政治部創作員、宣傳部副部長。1973年任昆明軍區文化部副部長。1978年,他回到北京,任八一電影製片廠編劇。1984年,任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主任。他在擔任文學系主任期間,發現了莫言的文學天賦,幫助他在《中國作家》上發表了小說《透明的紅蘿蔔》,推動莫言創作不斷前進[4]。1985年,升任總政治部文化部部長。1988年9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1990年6月退役。1996年至2001年,任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屆副主席[5]。
Remove ads
文學創作
徐懷中1954年開始發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我們播種愛情》《底色》《牽風記》,中篇小說《地上的長虹》,電影文學劇本《無情的情人》,中短篇小說集《沒有翅膀的天使》等。此外,他還是《中國軍旅文學經典大系》名譽主編[7]。
徐懷中的創作聚焦於戰爭和軍旅生活。他認為,「戰爭文學應該是參加過戰爭的人寫,因為有親身的生命體驗,但戰爭文學不可能僅僅靠參加過戰爭的人寫,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也沒有經歷過戰爭。所以我想戰爭文學和軍事文學的希望,應該寄託於沒有參加過戰爭的年輕一代。」[8]根據他在越南戰地日記所撰寫的小說《底色》,融小說、散文、通訊、政論於一體,同時又顯示出作家長期的知識儲備、文化修養和戰爭思考的底蘊[9]。在以挺進大別山作為背景的小說《牽風記》中,徐懷中關注人物的命運和情感,充滿了青春的靈動的氣息。作品涉及了很多場景,都是基於他的戰爭經驗,從想象或虛構出發,服從藝術的真實。評論家朱向前說,「在戰爭文學中,能寫出一個人物形象就是不小的貢獻,徐懷中寫了一組人物,這是他對戰爭文學的巨大貢獻。」[10]
Remove ads
作品
- 《地上長虹》中篇小說1954人民文學出版社。
- 《我們播種愛情》長篇小說1957。以西藏地區和平解放以後,一個農業技術推廣站為中心,連帶涉及其他方面。
- 《西線軼事》中篇小說1981上海文藝出版社。對越自衛反擊戰小說
- 《沒有翅膀的天使》中短篇小說集1986崑崙出版社。收入《那淚汪汪的一對杏核兒眼》等八篇小說
- 《底色》2013人民文學出版社。約50年前的一部「戰地日記」。魯迅文學獎
- 《十五棵向日葵》中篇小說集,2014雲南人民出版社。收錄了徐懷中《十五棵向日葵》《雪松》《西線軼事》《阮氏丁香》等七篇中短篇小說。
- 《牽風記》長篇小說2018人民文學出版社。小說血色唯美,空靈奇崛。既有對戰爭、人性的深刻思考,也有人與大自然神奇關係的表現,亦真亦幻,拓展了戰爭文學的創作空間。
獲獎
1980年短篇小說《西線軼事》以九萬餘讀者直接票選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第一名,被譽為「啟蒙了整個軍旅文學的春天」,無愧於「當代戰爭小說的換代之作」[11]。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