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德國駐朝鮮大使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国驻朝鲜大使馆map
Remove ads

德國駐朝鮮大使館(德語:Deutsche Botschaft Pjöngjang)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設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官方外交代表機構,主要任務為擴大和發展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關係,以及就彼此關注的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創造有利條件[1]

事实速览 德國駐朝鮮大使館Deutsche Botschaft Pjöngjang, 概要 ...

使館建築

大使館建築坐落於朝鮮首都平壤大同江區域紋繡洞[2]。它最早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的駐朝大使館[3]。當兩德統一後,這座建築曾作為瑞典大使館之用[4]。如今,這座複合型建築除德國和瑞典外,英國大使館亦與兩者合署辦公[5]。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入駐之前,建築的內部和外部均進行了廣泛的改造和翻新[3]

歷史

東德自1949年起便與朝鮮建立外交關係[6]。在冷戰時期,兩國來往密切[7]。駐朝鮮的最後一任東德大使為克勞斯·措恩德語Klaus Zorn[8]。當德國發生劇變後,平壤的東德大使館最初是自1991年1月21日起[2]作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常駐代表處德語Ständige Vertretung[6],並至2001年3月1日起轉變為大使館[2]。在德朝實現邦交正常化前,主要是由瑞典王國擔當利益代表國英語Schutzmacht的作用。

進入21世紀後,隨着朝鮮調整其對外政策,加強了與西方國家的接觸,並積極與不同類型國家發展友好關係[9];同時德國儘管仍對朝鮮持保留的態度,但考慮到要在具有戰略意義的朝鮮半島施加自己的影響,以及期望在這個尚待開發的市場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9]朝鮮外務省代表遂與德國外交部代表於2001年2月26日至28日在柏林進行了正式會談。雙方在會談中交換了有關建立外交關係的文件,並同意在《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和《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的基礎上自3月1日起建立大使級邦交[1]。然而,部長或以上級別的德國代表團至今尚未對朝鮮進行過正式訪問。朝鮮也同樣長時間未曾出訪德國,直至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分管國際事務的書記、政治局委員姜錫柱率領代表團於2014年9月才首次來到德國[10]

朝鮮核問題在2013年日愈升溫後,朝鮮政府曾建議包括德國在內的眾多國家撤離其在平壤的大使館,因為他們在事件升級後無法再確保其安全性[11]。然而德國卻宣布,在持續評估了大使館的安全和危險度後,暫時無意撤離他們的八位外交官[12][13]

Remove ads

歷任大使

下表列出德朝建交後的歷任德國大使[14]

更多信息 姓名, 任期 ...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