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德魯茲

西亚的秘契主义族教群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德魯茲[7](阿拉伯語:الدروز;英語:Druze),是中東地區的一個秘契主義族教群體[8][9],又稱德魯茲教[10][11]。德魯茲信仰創始人哈姆扎·本·阿里原為伊斯蘭教什葉派分支伊斯瑪儀派傳教士。其信仰根植於亞伯拉罕宗教,而它的教義受到基督教諾斯底主義希臘哲學的較大影響,融合了其他宗教的元素髮展出獨特的信仰體系[11]德魯茲信仰(阿拉伯語:موحدون دروز)的信徒自稱「穆瓦希敦」(阿拉伯語:مواحد,意思為「一神論者」),其社群被外界稱為德魯茲人[12](或譯「德魯士族」)[8],德魯茲教徒在神學實踐上更接近現代基督教[13]。儘管德魯茲信仰最初是從伊斯蘭教什葉派支系——伊斯瑪儀派中發展出來的,但德魯茲的信徒通常不被認為是穆斯林[14][15],一些中文媒體因其與伊斯蘭教的淵源將其誤稱「德魯茲派」[12][16]

事实速览 德魯茲 الدرزية, 總人口 ...

德魯茲人在種族上基本由阿拉伯人組成,說阿拉伯語黎凡特方言。德魯茲信徒目前主要分布於中東地區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約旦,以及委內瑞拉、澳大利亞等地的僑民,人數在120萬人至200萬人之間,並以「德魯茲星」為象徵。

Remove ads

歷史

11世紀初年,法蒂瑪王朝第六代哈里發哈基姆·比阿穆爾·阿拉(「哈基姆」阿拉伯語意為智者)晚年被神化,自命為伊斯瑪儀派所信奉的救世主——第七代伊瑪目。後來,伊斯瑪儀派傳教士德拉齊英語al-Darazi(「德魯茲」之名即來源於此人[17])和哈姆扎·本·阿里因迎合哈基姆的主張,被正統伊斯瑪儀派驅逐,便前往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地傳教,於是獨立形成了德魯茲宗教。1021年,哈基姆失蹤,其後該教派被正式逐出埃及,次年哈姆扎·本·阿里逝世,巴哈爾丁·穆丹納被奉為教派首領,稱「謝赫」。1034年巴哈爾丁·穆丹納死後,因屢遭鎮壓和迫害,轉為秘密封閉的宗教社團,後來便不對外傳教了。因此,德魯茲教派逐漸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穩定的宗教族群。

教義

德魯茲教徒特別尊敬舒阿卜,他們認為舒阿卜和聖經中的葉特羅是同一個人[18]。德魯茲人認為亞當、諾亞、亞伯拉罕、摩西、耶穌、穆罕默德和伊斯瑪儀·本·賈法爾先知[19]。德魯茲傳統上還尊重和崇敬波斯人薩勒曼海德爾英語Khidr(他們稱他為以利亞,認為他是為施洗約翰聖喬治重生)、約伯路加和其他人為「門徒」和「先知」[20][21][22]

德魯茲教派的聖典為該教派的諸位創立者的信函集——《智慧書》(阿拉伯語:رسَائل الحكمة[23])。德魯茲信仰融合了伊斯蘭教什葉派的伊斯瑪儀派[24]基督教諾斯底主義[25],甚至印度教[26]新柏拉圖主義畢達哥拉斯主義等其他宗教或哲學信仰。其在對聖經古蘭經的深奧解釋的基礎上,創造了一種獨特而又神秘的唯一神論的神學,強調了心靈和真實的作用。但德魯茲教派的聖典《智慧書》否認伊斯蘭教的合法性[27],強調「廢止了穆罕默德的全部律法」[28][29]。德魯茲人不僅堅持唯一神論,而且還相信轉世或靈魂的遷移[13],他們認為所有德魯茲人只轉世為德魯茲,沒有非德魯茲人可以轉世為德魯茲。德魯茲人相信在通過連續轉生而實現的重生周期結束時,靈魂與宇宙心智(Al-Aqlal-Kullī)團結在一起,信奉宇宙間唯一真神,其靈智普通人不可知;哈基姆為造物主的代言人,只有他才能理解獨一真神的靈智,他將在末日時重回世間拯救信徒[30]

Remove ads

實踐

Thumb
以色列的德魯茲長老

該宗教理論上不允許皈依,意味著無論是脫離還是加入該宗教均視為非法。德魯茲人有着嚴格的教階制度,強調對教祖哈基姆和教會的絕對服從,教徒分為精英信徒「Uqqal」和無知的「Juhhal」人口,這意味着大多數德魯茲人無法了解其具體的教義。然而德魯茲將女人和男人視為平等,女性符合條件後也可成為了解德魯茲教義的精英信徒。

他們在個人在宗教實踐中享有選擇自由,這被認為是一種私人體驗——人與上帝之間的一種「秘密」,而不是一種公共權利,所以不應該透露給他人。除了被稱為「Uqqal」的長老在被稱為「khalwa」的聖所祈禱外,普通信徒日常不進行禮拜。德魯茲人的禮拜日是周四(Khilwa),這也與穆斯林的周五(Juma)不同。

對於大多數德魯茲人來說,他們的身份更多地是由家庭價值觀和傳統來定義的,而不是由他們信仰的支柱和儀式來定義。實際上,宗教是非儀式性的;其成員沒有祈禱、禁食、朝聖或休息日等實際戒律。也沒有宗教教學機構[31]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