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懷特盜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怀特盗龙属
Remove ads

懷特盜龍屬名Vectiraptor,意為「懷特島的盜賊」)是英國早白堊世威塞克斯組的一馳龍科恐龍,模式種兼唯一種是格氏懷特盜龍V. greeni),所知於部分背椎骶骨[1]

事实速览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Remove ads

發現與命名

Thumb
懷特島康普頓灣的威塞克斯組露頭

懷特盜龍化石由業餘古生物學家米克·格林(Mick Green)於2014年在懷特島康普頓灣(Compton Bay)的威塞克斯組岩層中首次發現。正模標本IWCMS. 2021.31.1-3由兩節背椎組成,後來尼克·凱斯(Nick Chase)又發現三節椎骨的部分骶骨(IWCMS. 2021.31.2)。所有化石都是在短時期內發現,且各自的發現地點僅相差幾米,因此被確認屬於正模標本。正模標本為成年個體,根據骨骼生長線估計其年齡為20至30歲。化石現已捐贈給懷特島博物館(Isle of Wight County Museum)。[1]

2021年,模式種格氏懷特盜龍(Vectiraptor greeni)由尼克·朗里奇(Nicholas Longrich)、大衛·馬提爾(David Michael Martill)和梅甘·雅各布(Megan Jacobs)正式命名,屬名取自拉丁語Vectis(懷特島)和raptor(盜賊),種名greeni紀念首次發現化石的米克·格林。[1]

之前懷特島已發現大量馳龍科牙齒,如IWCMS.2002.1、IWCMS.2002.3、IWCMS.2002.4和BMNH R 16510,[2]描述者認為這些牙齒屬於懷特盜龍,儘管它們從未被正式歸類。[1]

Remove ads

描述

Thumb
體型比較
Thumb
後段背椎

懷特盜龍的體長估計為2.5至3米。[1]

正模標本包括兩節背椎和部分骶骨,儘管殘缺不全,但存在馳龍科獨有的各種特徵,包括相對較短且巨大的椎骨、高大的神經棘和細長肋骨上的關節面。[1]

作者建立了兩個自衍征或獨特特徵:①前段背椎側突下側常見的三角形深凹被一個額外的嵴分隔;②神經棘堅固,具有寬而粗糙的凹陷用於連接韌帶。[1]

椎骨存在大量氣腔。背椎有側凹,呼吸系統的氣腔通過這些側凹嵌入椎體,形成大型駝峰狀氣腔空間。後關節突也嵌入神經弓。椎體頂部的神經溝後擴張。骶骨缺少側凹,具有海綿狀骨結構。融合的神經溝極為寬闊,可能容納氣室,該氣室通過兩者部分融合的神經弓之間的空間嵌入椎骨。[1]

種系發生學

大量特徵――包括該動物的巨大尺寸、較短的背椎、後段背椎上存在氣腔及側面有韌帶印痕的高而窄的神經棘――表明懷特盜龍屬於真馳龍類或與真馳龍類相關的演化支。其與北美馳龍科的相似之處表明北美和歐洲之間存在物種交換。[1]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