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假想實驗
使用想象力进行的实验,所做的都是在现实中无法做到或未能做到的实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假想實驗[1](thought experiment)又稱思想實驗[2]、臆想實驗[3]、思維實驗[4]等,是指用想象力的實驗,所做的都是在現實中無法做到(或現實未做到)的實驗;其具體的做法是在人的頭腦中進行理性思維活動,它不受現實物質條件的限制,只須藉助於想象力,就可以使實驗者置身於任何對象的實驗環境中;在科學方法論上,它屬於理性思維的範疇。

假想實驗的例子如愛因斯坦有關相對運動的著名假想實驗,又例如他和英費爾德合著的科普讀物《物理學的進化》中要求讀者想象一個用平滑,無摩擦力的地面及球體的實驗,但在現實(或暫時)做不到。假想實驗要的是想象力而非感官。
著名假想實驗
在物理學裏,假想實驗是有用的理論工具:
- 永動機
- 牛頓大炮
- 雙縫實驗
- EPR弔詭
- 拉普拉斯妖
- 馬克士威妖
- 移動中的磁鐵與導體問題
- 薛丁格貓
- 維格納的友人
- 孿生子弔詭
- 惠勒延遲選擇實驗
- 貝爾太空船悖論
- 伽利略用來推翻亞里士多德「物體越重下落越快」的雙球實驗。
亞里士多德稱物體越重下落越快,我們可以思考一下:一重一輕兩個球,用繩連著一起下落。一方面,輕球下落慢,重球下落快,在繩子牽引下整體速度將會介於兩者分別下落的速度之間;另一方面,將兩個球作為整體考慮,整體質量比單球重,因此應比單球下落快,於是結果矛盾。
有傳說稱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親自做過這個實驗,但這僅是思想實驗,並沒有付諸行動。[5]
關於哲學的假想實驗包括倫理學和認知論的辯駁。
相關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