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盈置大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盈置大廈(英語:Nexxus Building)[1],前稱恒生大廈,是香港的一座商業大廈,位於香港島中環干諾道中41號(域多利皇后街交界),為恒生銀行的前總部大廈。

歷史

恒生大廈的地段在1904年10月25日批出,租期是999年。[2]及後,恒生於1959年購入上述地皮,並將原有樓宇拆卸重建為「恒生大廈」,於1962年建成[3],由阮達祖設計,樓高22層,高達73.45米,為當時香港最高建築物,直至1964年旁邊的聯邦大廈(今永安集團大廈)落成為止。與傳統銀行大廈不同,恒生大廈的銀行大堂置於一樓,其他銀行業務部門安排在二、三樓,用自動扶手電梯連接,地面層留為購物商場。有說因為風水的關係,銀行的入口置於德輔道中與域多利皇后街的拐角位[3]。
1968年,大廈8樓發生五級大火,造成消防員1死2傷。[4][5]
因恒生大廈空間不足,適逢政府於1987年5月推出中環消防局舊址商業地皮拍賣,恒生隨即參與拍賣,最終以8.4億港元投得地皮,並用作興建新總行大樓[3]。
1991年,恒生銀行總行及辦公室搬至一街之隔的新總行大樓,並將整幢物業的部份權益轉售給中信泰富,其中商場與寫字樓作簡單翻新。惟此大廈名稱仍保留恒生二字。根據土地註冊處之記錄,2006年6月,恒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及中信泰富以22.58億元,將大廈轉售給摩根士丹利牽頭財團,才於2004年底至2007年中改建為現時的盈置大廈[6],並於同年年尾以新形象示人。
2009年9月,香港出生、後移居越南的商人朱立基以約36億港元購入盈置大廈。2024年2月,台灣資金財團以約64億港元,向朱立基收購盈置大廈。[7]
Remove ads
結構
恒生大廈因岩層太深,且當時缺乏深層打樁技術,故採用較輕身的鋼結構,以便在地基上承托整座大廈[3];其結構力學數據分析需交由英國專家透過電腦計算,鋼柱的面積比鋼筋混凝土小,使樓面可用空間更大,成為後來者的仿傚對象。其三個立面總面積達4,645平方米,採用英國進口幕牆建材,幕牆內部的豎向窗櫺由鍍鋅鋼加固,鋁質表層經壓制而成,外表輕薄卻十分堅固。大廈落成當年的夏季剛巧遇上50年一遇的超強颱風溫黛,幕牆成功通過陣風時速平均達200公里的嚴峻考驗。
租戶
未改建前,此恆生大廈租戶包括:
改建後的盈置大廈的租戶包括:
- 3樓:香港銀行家會所(The Hong Kong Bankers Club)
- 5樓:Rakuten Securities(501室)、金融發展局(502室)
- 6樓:REF Financial Press Limited
- 7樓:REF Financial Press Limited
- 8樓:Lau, Horton & Wise LLP
- 9樓:Robert Half
- 12樓:易方達資產管理(香港)
- 15樓:eeVoices、Blue Ocean Strategy
- 16樓:Apax Partners
- 20樓:Robert Walters
- 22樓:ProTop Financial Press Limited 已搬遷至告羅士大廈9樓908室
- 23樓:尚乘集團、AMTD Strategic Capital Group
- 25樓:尚乘集團
參見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