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月亮公園 (雪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悉尼月亮公園(英語:Luna Park Sydney),位於澳洲悉尼米爾遜角(Milsons Point)、在悉尼港灣大橋北岸旁邊,1935年10月4日開業,園內設有多個機動遊戲。1979年中因為一次火災,導致6個小孩及1個成人死亡,公園被勒令關閉。因為多種理由,公園歷年來數度易主、關閉及重開。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Remove ads
歷史
悉尼月亮公園的位置曾經被一連串的用於悉尼海港大橋建造的工作坊、起重機和鐵路專用線所占據。 1932年,海港大橋建造完成後,北悉尼議會為發展這片區域向社會公開招標。與此同時,由於和格萊內爾格議會和當地居民之間的問題,南澳格萊內爾格月亮公園的老闆們赫曼·飛利浦(Herman Phillips)、大衛·阿肯汀(David Atkins)和泰德·霍比·霍普金斯(Ted 『Hoppy』 Hopkins)開始尋找合適的地點來建一座新的月亮公園[1]。 儘管最初北悉尼議會反對建造一個娛樂公園,但在1935年3月赫曼·飛利浦還是贏得了前期工地建造的投標。在這之後沒多久,格萊內爾格月亮公園就被自動清盤了。格萊內爾格月亮公園裡的娛樂設施被飛利浦和其他的董事買了下來,拆卸後被運到悉尼,並且在米爾遜角花費超過3個月的時間來重新組裝。悉尼月亮公園的建造和重組花費了£60,000,僱傭了將近1,000個工程師、建築工人、裝配工和藝術家,並且由霍比和藝術家亞瑟·巴頓(Arthur 『Art』 Barton)指揮建設[1]。
Remove ads
月亮公園於1935年10月4日首次向公眾開放,並迅速取得了成功。成功的開放季後,公園在冬季閉園(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1972年)。閉園期間,公園裡的娛樂設施被檢修並且重新噴漆,新的娛樂設備也被添加進來,這一切都在告訴顧客們,公園在閉園的三個月里有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改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月亮公園對軍人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人們把這裡作為晚上和女朋友約會的地點,或者是在這裡約見其他人。為了防止日本偷襲悉尼,公園外部的燈被全部熄滅。霓虹燈和不必要使用的電器(主要是遊樂設施的外牆)都被停止使用。軍人的湧入使這片區域的妓女數量大增,澳大利亞國防部隊和美國離岸海軍之間大規模的爭吵也經常發生。

20世紀50年代早期,月亮公園發生了很多的改變也增添了很多新的娛樂設施。阿肯汀和霍普金斯在環遊世界回來後,從荷蘭、美國、德國和英國的遊樂園裡帶回了新的遊樂設施設計理念。大轉輪被重新建造組裝,變成了許多表演的舞台。亞瑟·巴頓註冊並且建造了公園入口處巨大的面譜,但是現在這個面譜已經凹陷和扭曲了(這個面譜是根據老國王科爾(Cole)的圖片和他現在化身的面部圖像設計的)。
Remove ads
毗鄰
參考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