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驚蟄 (報刊)

20世纪30年代末期在成都发行的中文报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驚蟄》是一份1930年代末期在四川省成都市發行的中文無政府主義報紙[1][2]。該份刊物是最後一批在中國宣傳無政府主義的公開發行刊物,也是當時唯一一份明確持無政府主義立場的刊物[1]清朝末年,中國的無政府主義曾一度廣泛傳播,在華南地區華僑華人之間有着巨大的影響力。但隨着國共內戰的爆發,無政府主義運動同時遭到了當時兩股主要勢力(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的夾擊,影響力迅速衰退。

《驚蟄》創立於1937年,與1920年代早期在廣州市出版的另一份無政府主義報紙同名[3]。該報的主要創始人是以盧劍波為首的一批四川知識分子。當時,隨着大日本帝國在中國的推進,蔣中正政府不得不逐步撤向西南,四川因此成為了重要的工業、文化及軍事中心。

與現代的許多無政府主義者因階級立場反戰不同,《驚蟄》支持抗日戰爭,並認為這是一場「反壓迫的戰爭」,主張動員民眾參加戰爭[1]。《驚蟄》甚至在1938年10月的一期報紙上為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克魯泡特金「平反」,因支持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協約國並簽署了《十六宣言英語Manifesto of the Sixteen》,克魯泡特金曾被中國的無政府主義者指責背叛了工人階級和階級立場[2]。該份報紙還大量報道了西班牙內戰及參與其中的西班牙無政府主義者英語Anarchism in Spain的情況。報紙的撰稿人包括與盧劍波和解的巴金,他在《驚蟄》上寫了一篇有關布埃納文圖拉·杜魯蒂的報道,並主張效仿西班牙組建「人民陣線」,以此聯合共產主義者、社會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和反法西斯主義者對抗日本侵略[4]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及中日戰爭逐步升級的影響,《驚蟄》最終於1940年停刊[2]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