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惠來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惠来县map
Remove ads

23°1′59″N 116°17′42″E

事实速览 惠來縣, 國家 ...
事实速览 漢語名稱, 正體字 ...

惠來縣(郵政式拼音:Hweilai)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下轄縣,由揭陽市代管。位於廣東省東部沿海,全縣陸地總面積為1048.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達7689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82公里,是揭陽市唯一的海上交通門戶。縣政府駐惠城鎮南門大街1號。

惠來是粵東新城和揭陽濱海新區的所在地,是廣東省著名僑鄉,粵東地區對外的貿易門戶。

惠來海上運輸業發達,船隻往來眾多,海洋歷史文化淵源深厚,現存古代「海絲」遺蹟眾多,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古代

惠來古為百越之地。秦漢時,為南海郡揭陽縣轄地。明嘉靖三年(1524年),析潮陽縣,海豐縣兩縣部分鄉鎮置惠來縣,隸屬潮州府至清末。

中華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府制撤銷,惠來縣屬潮汕安撫使管轄。民國九年(1920年),惠來縣屬潮梅善後處。民國十四年(1925年),惠來縣屬東江行政善後處。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惠來縣隸屬潮汕地區第七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5月20日,中共人民解放軍占領惠來縣全境[2]。1949年8月1日,惠來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潮梅行政委員會。1952年屬粵東區行政公署。1956年屬汕頭專區行政專員公置。1958年撤消惠來縣建制,分別劃入普寧縣潮陽縣。1961年3月恢復惠來縣建制,隸屬汕頭行政區。1983年起,惠來縣由廣東省直轄,汕頭市代管。1992年,揭陽撤縣設地級市,惠來縣轉由揭陽市代管。

地理

氣候

惠來縣全境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副熱帶濕潤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終年無雪少霜。年平均氣溫21℃,年平均降水量約為1723毫米,年平均日照2039小時。惠來縣因地處廣東東南沿海,夏秋兩季常受強熱帶風暴襲擊。


更多信息 惠來 (1981−2010), 月份 ...
Remove ads

資源

惠來縣自然資源豐富,適宜種植水稻及多種經濟作物。荔枝種植歷史悠久,為「中國荔枝之鄉」。海洋漁業資源方面,歷史上素有「漁鄉」之稱,海洋捕撈業及海洋養殖業發展很快。惠來沿海風速大,風能蘊藏量大,基本上可全年發電。

行政區劃

惠來縣下轄14個[4]

惠城鎮、​華湖鎮、​仙庵鎮、​靖海鎮、​周田鎮、​前詹鎮、​神泉鎮、​東隴鎮、​岐石鎮、​隆江鎮、​溪西鎮、​鰲江鎮、​東港鎮、​葵潭鎮、​東埔農場、​大南山華僑管理區、​葵潭農場和​青坑林場

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惠來縣常住人口為1040779人。

僑鄉

惠來是廣東省著名的僑鄉,旅居港澳台和海外的僑胞有20多萬人。

交通

Thumb
廈深鐵路葵潭站

惠來縣是汕頭市、潮州市往廣州深圳、港澳的必經之地,交通便捷。

風景名勝

民俗

打火醮的習俗在潮汕地區唯惠來獨有,是逢十年即在縣城舉行一次的盛大慶典。惠來地勢背山面海,暴雨過後,滴水無存,屬火地。雍正十一年癸丑(1713)年,江西舉人裘曰菊到惠來任知縣後,倡議逢丙年「打醮」,以禳除災祟。從此,便有了逢丙年「打醮」的習俗,旨在通過迎神、祭神、送神的一系列活動,祈求神靈不讓火災降臨。

地方特產

隆江豬腳、魚丸(魚餅)、荔枝、鮑魚、鳳梨被稱作惠來五寶,惠來還有塘田卷章、靖海豆(米輯)、綠豆餅、三參餅、冬至繭、肚臍餅、酥糖、蝦丸蝦餅、廣章、蚵仔煎等名小吃。

名人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