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慚愧祖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慚愧祖師
Remove ads

慚愧祖師中國佛教台灣佛教台灣民間信仰的神明之一,又稱蔭林山祖師。

Thumb
埔里天旨宮慚愧祖師
事实速览 正體字, 簡化字 ...
事实速览

慚愧祖師乃唐代福建汀州沙縣(今三明市沙縣區)人,俗姓,名了拳,佛教高僧,出生於唐憲宗元和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817年4月15日),圓寂於唐懿宗咸通二年九月二十五日(861年10月3日),其名由來據說是他出生時因為左拳蜷曲而名為「拳」,後來有一僧在他左拳上寫一「了」字手指才能伸直,遂更名「了拳」[1]。少時出家為僧,雲遊四方。後在陰那山(陰林、蔭林可能為「陰那」在閩南語中音近所造成的音誤[1])建道場,長居三十載,廣教弟子。將圓寂時,認為一世未能廣度眾生,心覺慚愧,故令弟子在自身的靈骨塔寫上「慚愧」兩字,因稱「慚愧祖師」[1]

臺灣民間信仰中,多奉祀慚愧祖師三兄弟,一次奉祀三尊慚愧祖師。學者認為這可能是某些廟宇分香的三座塑像,並靈驗聞名而導致。清代臺灣總兵吳光亮節度臺灣,時常遭受臺灣原住民出草,軍中奉祀慚愧祖師作為守護神,從此視為「防番之神」,並在開通八通關古道之後,奉「開山佑民」與 「佑我開山」 二匾。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