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懿靖大貴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懿靖大貴妃(?—1674年),蒙古名德勒格德勒[a],滿文譯名娜木鍾(滿語:ᠨᠠᠮ
ᠵᡠᠩ,轉寫:Nam Jung[b]),博爾濟吉特氏,蒙古族,阿霸垓部郡王額齊格諾顏之女,烏珠穆沁部塞冷額爾德尼之妻和喀爾喀車臣汗碩壘之妻阿海的妹妹。她本是林丹汗遺孀,後為清太宗皇太極之西大福晉(貴妃)。
早期生平
她原為末代蒙古可汗林丹汗的多羅大福晉,稱為囊囊福晉、囊囊太后(蒙古語:ᠨᠠᠩᠨᠠᠩ
ᠲᠠᠶ᠋ᠢᠾᠸᠥ,鮑培轉寫:Nannan tayiqu,西里爾字母:Наннан тайху)[c]或德勒格德勒太后[a]。娜木鐘一名出於《滿文老檔》原檔記錄[b],乾隆帝因避諱之故,下令以白紙貼蓋,兩百年未外傳,滿文原文不詳[2]:478—479。天聰八年 (1635年) 八月,林丹汗在西拉他拉(大草灘)去世。當月,囊囊太后生下林丹汗遺腹子阿布奈[d]。
林丹汗死後,郭勒圖色臣和囊囊太后統管阿紇土蠻萬戶的察哈爾餘眾。天聰九年(1635年)五月二十七日,侍衛索諾木台吉率領一千五百戶部民,共五千餘人在西喇朱爾格歸降後金,隨從大臣達三十人。七月十四日,郭勒圖色臣攜囊囊太后到達盛京城[3]。可見囊囊太后掌握為數眾多的察哈爾餘部,並非大貝勒代善所稱那般無財帛牲畜。
皇太極命其兄長代善娶她為妻[4],諭曰:「此福晉乃察哈爾汗有名之大福晉,當娶之。」代善則回答:「此福晉雖為大福晉,然無財帛牲畜,我焉能養之?俟察哈爾另一大福晉蘇泰太后至,我欲娶之。」皇太極以眾人已商議將蘇泰太后賜給濟爾哈朗為由,拒絕了代善,並數次遣人諭令代善娶囊囊太后,代善始終未同意[5]。阿巴泰台吉等人勸說皇太極,囊囊太后乃林丹汗的「多羅大福晉,汗宜納之,不可嫁給他人」。皇太極表示,他已先娶了林丹汗遺孀竇土門福晉,再娶囊囊太后,「於義不合」。諸貝勒再三堅請,認為迎娶囊囊太后背後有着巨大的政治利益,是「天賜」而非「強娶」[4]。過了月余,皇太極與娜木鐘成婚[6],囊囊太后方才成為他的福晉之一。
Remove ads
宮廷生活
天聰十年(1636年),博爾濟吉特氏生下皇太極第十一女,即固倫端順長公主。及後,再生一子博穆博果爾(崇德六年,1642年生)。另有撫養一個蒙古女子的記載,該女名淑濟,後下嫁濟旺之子噶爾瑪德參[7]。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登基,並冊封五宮福晉,西麟趾宮福晉(wargi da gosin i booi fujin)冊封為西大福晉(wargi amba fujin)[8],漢文為貴妃。喀爾喀車臣汗碩壘曾致書娜木鐘,稱「太后乃我皇后之妹」。娜木鐘是喀爾喀車臣汗碩壘的皇后阿海的姐姊,之前又是眾蒙古部落之主林丹汗的「多羅大福晉」。因此,喀爾喀蒙古及車臣汗兩福晉均向娜木鐘獻上禮物,仍然十分尊重她[9]。
崇德二年七月的《清太宗實錄》稱麟趾宮貴妃養女在關雎宮宸妃生下一子後,告訢皇太極有關「有火自天降入宮中」之事。此事的真實性待考,未知是否為皇太極為宸妃虛構出來的故事。崇德三年(1638年)元月,皇太極將她的姨甥女、烏珠穆沁部塞冷額爾德尼之女賜婚給貝子尼堪[10]:272。崇德四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太宗實錄》記載喀爾喀部落馬哈撒嘛諦汗派遣俄果托等人來到盛京,娜木鐘之妺阿海福金獻給麟趾宮貴妃貂皮和馬匹。
明代中後期至明末的紫禁城外東路仁壽殿區域內,已有景福門和景福宮存在。清皇室定鼎燕京後,皇太極遺孀們入往此處。包括國君福金哲哲、西麟趾宮福晉娜木鐘、以及若干位沒有封號的福金等人。順治九年(1652年)十月丁卯,順治帝加封大貴妃和淑妃尊號,稱為懿靖大貴妃[11]。
康熙二年(1663年)十一月,十二歲的和碩柔嘉公主下嫁靖南王耿仲明之曾孫三等子爵耿聚忠。內務府官員要擬定公主宴席上,太皇太后和仁憲皇太后等人所用的物品。他們請旨此次宴會上,東西二妃(即懿靖大貴妃和康惠淑妃)、二公主和格格們、乾清宮的福晉和阿哥們所用的物品是否由內務府來備辦。同年,懿靖大貴妃與康惠淑妃居住在慈寧宮宮院北部的兩妃宮,皇太極的庶妃則隨孝莊文皇后居住在慈寧宮宮院內的幾處宮殿內。根據《康熙起居注》的記載,康熙帝都是先去太宗貴妃宮省視娜木鐘,再到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向她們請安。康熙十三年(1674年),懿靖大貴妃病逝於北京。
Remove ads
備註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