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氣球迷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气球迷恋
Remove ads

氣球迷戀[1](英語:balloon fetish,通稱looner[2][3][4],亦稱balloonatics[4]),是指涉及氣球戀物癖,屬於性偏離的一種。廣義上講,凡是涉及可充氣物英語inflatable的戀物者,均可歸為這一群體。氣球迷戀者藉助與氣球遊戲產生性興奮性愉悅,通常分為「popper」(爆破)與「non-popper」(非爆破)兩類。他們在選擇用於玩樂的氣球時,往往有特定的偏好。此類戀物情節系後天形成,具體成因因人而異,主要來自於氣球獨特的外形與觸感,且往往與戀物者特殊的童年經歷有關。氣球迷戀隨着乳膠玩具氣球英語Toy balloon的普及而興起,相關社群最早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並隨着互聯網的推廣而不斷發展。

Thumb
不同顏色的乳膠玩具氣球

定義與分類

狹義而言,氣球迷戀指的是以氣球作為性興奮與性愉悅來源的戀物情節[5]。廣義來講,凡是涉及可充氣物英語inflatable的戀物者,均可歸為氣球迷戀者,其迷戀對象可以包括充氣泳池坐騎、充氣床墊沙灘球游泳圈[2]

氣球迷戀群體通常分為兩類:「popper」(爆破)與「non-popper」(非爆破)[6]

  • popper群體享受以各種方式爆破氣球的過程,包括但不限於充氣爆破、擠壓爆破、銳器爆破等方式[7]。他們從氣球瀕臨爆炸的不確定性以及爆炸時壓力的釋放中獲得性快感,有時會一次爆破多個氣球[8]
  • non-popper群體不會故意爆破或損壞氣球。他們往往對氣球有某種情感上的聯結,更傾向於溫和的玩法,例如摟抱或愛撫氣球。在盡興之後,則往往給氣球放氣,將其收好後妥善保存[7][9]

這兩類群體往往對氣球抱有不同的情感:non-popper認為popper的爆破行為粗暴,而popper將氣球視作滿足性慾的工具[10]。不過,大多數研究顯示,大多數氣球迷戀者會視情形、環境與玩伴的不同,在popper與non-popper玩法之間切換,二者均能帶來樂趣[7]

Remove ads

慣常行為

與一般氣球遊戲者不同,氣球迷戀者將氣球視作性生活的一部分,或獨自一人,或與性伴侶進行氣球遊戲,以此滿足自己的性需求[9][7]。他們與氣球的主要互動方式如下所述[7][註 1]

  • 與充氣氣球的性接觸(利用氣球自慰,將氣球與敏感部位摩擦,或騎乘氣球直至性高潮
  • 給氣球充氣
  • 騎坐(包括跳騎)、摟抱、愛撫氣球,或以其他方式與氣球親密接觸
  • 將氣球塞進衣服中
  • 爆破氣球
  • 觀看他人以類似方式與氣球遊戲

除了上述方式之外,一些氣球迷戀者還會採取其他相對小眾的遊戲方式,例如用魔術氣球英語Balloon modelling編出各種造型[12];或者鑽入充氣的巨型氣球中,讓氣球包裹自己,一般選用72英寸以上的乳膠氣象氣球或其他特製氣球[13]。一部分氣球迷戀者會在遊戲時給大量氣球充氣,裝滿整個房間,被稱作「氣球房」[7]

氣球迷戀往往與其他類型的戀物癖存在密切聯繫。例如,許多氣球迷戀者亦有戀足情節,喜歡觀看女性用腳踩爆氣球[14]。氣球迷戀與BDSM關聯較疏。2025年的調查顯示,受調查的氣球迷戀者中僅18.25%表示對BDSM有興趣[15]。另有報道指出,氣球迷戀者與福瑞控群體之間可能存在關聯,具體情況尚待研究[6]

DSM-5將戀物癖定義為「強烈激起性幻想、性衝動或性行為,一般涉及非人類的對象」[16]。氣球迷戀者更愛戀一個物體,而不是一個真實人物,氣球成為激發性興奮的必要條件,並用氣球來滿足親密的需要。儘管該嗜好似乎沒有實際傷害,但心理學家麗貝卡·比頓博士(Dr. Rebecca Beaton)表示,對物體的依戀如果幹擾到日常生活,或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則可被視為是一種精神疾病[16]

Remove ads

選擇氣球方面的偏好

Thumb
Qualatex 24寸氣球。Qualatex是美國歷史上的氣球品牌,其產品因較高質量與耐用性,備受氣球迷戀群體的青睞[17]

氣球迷戀者在選擇氣球方面往往有特定的偏好,注重氣球的尺寸、顏色、形狀、材質以及彈性、耐用性等屬性[7][18]。201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氣球迷戀者所注重的氣球各項屬性占比分別是:「味道」占5%,「氣味」占10%,「顏色」占12%,「脖子長度」占12%,「品牌」占12%,「彈性」占15%,「耐用性」占16%,「尺寸」占18%[19]。大多數氣球迷戀者偏好更大尺寸的氣球,因為「這樣的氣球更具有可玩性,並且對於popper而言,更大尺寸氣球的爆破聲音更響」[19]。而在2025年的一則調查中,50.8%的受訪者表示有尺寸偏好(絕大多數偏好較大尺寸),25.4%表示有顏色偏好,47.6%表示有形狀偏好,52.4%表示有材質偏好[18]。在諸多顏色中,透明色氣球很受氣球迷戀群體的歡迎,其中一個原因是透明氣球不會在遊戲時遮擋視線[19]

氣球迷戀者對所用氣球的品牌亦有特殊偏好,大多不會選擇普通超市提供的尋常氣球,而更傾向於使用專門品牌的、更為結實耐用的產品[20]。2011年發布的一則報告中,一位27歲的氣球迷戀者表示自己「最喜歡的氣球品牌是Tuf-TexQualatex」,另一位受訪者表示自己喜歡Rifco品牌的氣球,因為它「帶有些許巧克力曲奇氣味的乳膠可以增強與氣球遊戲的整體體驗,正如氣球的觸感、聲音一樣」[3]

產生原因

氣球迷戀的產生並非由遺傳因素決定,而是後天因素所致[21],往往形成於童年時期[3]。個案研究顯示,該戀物情節的成因因人而異[5]。有理論認為,乳膠氣球具有極強的可塑性與彈性,且其外形、觸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人的肌膚與胴體,因而成為了戀物的對象[2]。有氣球迷戀者表示「喜歡球皮越繃越緊時身體與球皮摩擦的吱吱聲」[7]。乳膠氣球獨特的氣味亦是其受喜愛的原因之一[10][3]。此外,對於popper而言,氣球極限狀態以及爆破時刻帶來的腎上腺素飆升也能帶來性刺激[7]

另有觀點認為,氣球迷戀可以解釋為一種性銘印,可能在早年的戀愛、性或親密經歷中產生,即在童年某個特定時期,個體暴露於氣球帶來的特定且強烈的性刺激之下,因而形成了特定的性偏好[5]。例如2011年的報告中,一位受訪者在青少年時期藉助氣球完成了第一次自慰,因此生發出對氣球的迷戀情節[3]。在其他情況下,氣球迷戀還可能源起於童年的創傷性經歷。作為兒童玩具的氣球容易突然爆破,對兒童造成驚嚇,使得他們對氣球產生「愛」與「恐懼」交織的雙重情感。步入青春期後,這種複雜情感可能演變成對氣球的控制欲英語Control (psychology)需求,繼而誘發出對氣球的迷戀情節[10][3]

Remove ads

歷史

相較於其他戀物癖,氣球迷戀的產生較為晚近。乳膠玩具氣球英語Toy balloon於1930年代出現於美國市場,氣球迷戀則隨着乳膠氣球技術的普及而逐步興起[4]。1976年成立的Balloon Buddies是最早的氣球迷戀組織之一,該組織面向「喜歡討論玩具氣球的性魅力、分享照片與視頻、在世界各地舉辦線下聚會,並聊聊氣球性愛、氣球女孩、氣球色情……的成年人(無論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者)」。截至2022年,該網上有數百個氣球迷戀主題的專門站點,還有大量的視頻、小說與其他色情內容,專門為氣球迷戀者定製[4]

得益於互聯網的傳播,氣球迷戀群體是發展最快的戀物癖社群之一[9]。不過,儘管已有許多媒體對氣球迷戀進行過報道,針對這一現象的實證研究仍然極為有限,且大多是基於軼事、傳聞,或零碎的個案研究,亟待學者深化[5][6]

大眾媒體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