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戊唑醇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戊唑醇
Remove ads

戊唑醇(英語:Tebuconazole)是一種三唑類廣譜內吸殺真菌劑。化學式:C16H22ClN3O。1986年由德國拜耳公司開發,1988年投入市場[2]。用於殺滅農作物真菌病原體和木材防腐等用途,具有高效、廣譜、系統作用和調節植物生長等特點,在亞洲、歐洲、南北美洲被廣泛批准用於在穀物、蔬菜、水果、藥用植物和觀賞花卉上[3]

事实速览 戊唑醇[1], 識別 ...
Remove ads

作用機制

戊唑醇作為三唑類抗真菌劑,能通過抑制真菌的細胞壁成分麥角甾醇的合成,導致孢子萌發和真菌生長受到抑制[3]。同時能影響間接其他甾醇合成,使得戊唑醇的抗真菌譜與一般的三唑類抗真菌劑更廣。其對白粉菌屬柄鏽菌屬喙孢屬核腔菌屬殼針孢屬菌具有防治效果[4]

安全性

自1986年戊唑醇問世以來,隨着長期使用,現已在農業工作者頭髮、水體、果蔬、土壤等地方檢測到戊唑醇殘留[3]。美國環境保護局已將戊唑醇列為潛在的致癌物質[5]

近些年的研究發現,戊唑醇具有影響人體內分泌作用[6],因此瑞典化學品署[7]認為戊唑醇有可能根據歐盟法規1107/2009被退出歐盟市場[8]。除了具有潛在的致癌性,最近研究還表明戊唑醇還存在潛在的發育毒性、生殖毒性、致突變性、和神經毒性[3]

合成

戊唑醇可以通過2-叔丁基-2-(4-氯苯乙基)-環氧乙烷與1,2,4-三唑在鹼存在下開環得到[9] [10]

Thumb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