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截吻海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截吻海蛇(學名:Hydrophis jerdonii)一種生活於亞洲孟加拉灣、安達曼海和南中國海沿岸地區的海蛇,隸屬於眼鏡蛇科海蛇屬。原為單型屬截吻海蛇屬(Kerilia)中唯一一種,現一般劃歸海蛇屬。本種原產於印度洋。
Remove ads
詞源
描述
M.A. Smith(1943)對本種描述如下:[4] 頭短,吻部前斜,前端大幅收窄;眼中等大小;吻鱗高度等於寬度;前額鱗小,通常不與上唇鱗相接;額鱗長度遠大於寬度,幾乎等於從吻端至額鱗的距離;具1枚前眼鱗與1枚後眼鱗;上唇鱗6枚,最後一枚常與單一前顳鱗連成一體,第3與第4枚接觸眼睛;下唇鱗7至8枚,前三枚接觸發達且彼此相連的雙對生殖孔。
頸部具17列背鱗。體中段有21或23列,偶爾為19列,鱗片為覆瓦狀排列並具有強烈縱脊;來自印度與暹羅灣沿岸的標本腹鱗數為225–253;來自聖雅克角與南安南的11個標本腹鱗數為247–278(根據布赫,第 25頁)。
半陰莖於末端附近分叉;全體具棘刺,棘刺密集排列,大小中等,靠近基部時略為變大。
背部為橄欖色,腹部為淡黃色或白色,背部具黑色斑點或菱形斑,年幼個體斑點可環繞全身形成完整環帶;通常亦具中間型的背斑或橫條。 孟加拉灣的標本體中段鱗列為19或21列,背部橫帶數量為30至38(典型型態)。 暹羅灣的標本體中段通常為21或23列鱗,背部橫帶數量為34(K. j. siamensis)。
全長:1米(3.3英尺),尾長:10 cm(3.9英寸)
Remove ads
分布
分布於印度洋(孟加拉、斯里蘭卡、印度、緬甸、丹老群島)、台灣沿岸、南海、孟加拉灣(至斯里蘭卡)、西馬來西亞沿岸至泰國灣、暹羅灣、印尼(婆羅洲)。
siamensis亞種:分布於暹羅灣。
棲地
截吻海蛇最偏好的自然棲地為水深不超過30米(98英尺)的淺海區域,底質為泥、沙或礫石。[1]
食性
繁殖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