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截尾藍子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截尾藍子魚
Remove ads

截尾藍子魚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藍子魚科的其中一,於1829年由德國博物學家兼探險家Eduard Rüppell首次正式描述為Amphacanthus luridus,模式產地為紅海,分布於西印度洋區,包括紅海東非南非波斯灣阿拉伯海等海域,並引進地中海,棲息深度2-40公尺,本魚體呈橢圓形且側扁,其深度是其標準長度的2.1至2.8倍,下顎有單排門牙狀牙齒,每顆牙齒有1或2個側尖[2],背鰭有13-14個刺和10個軟條,而臀鰭有7個刺和9個軟條,尾鰭截形,色多種多樣,通常為橄欖綠至深棕色,並帶有斑駁圖案,胸鰭呈透明黃色,體長可達30公分,棲息在沙石底質的海域,白天活動,單獨或成小群活動,以藻類為食,繁殖期在4至8月,硬棘具有毒腺,易傷人,可做為食用魚。

事实速览 截尾藍子魚,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