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房景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房景伯(478年—527年),字長暉,又作字良暉,祖籍清河郡繹幕縣(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北),南北朝北魏官員。
高祖父房諶避亂東渡黃河,移住齊州東清河郡繹幕縣(今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祖父房元慶,為南朝宋官員、被沈文秀殺害。其父房愛親,率領鄉里的部眾攻打沈文秀。因功受到宋明帝的嘉獎,最初被任命為龍驤將軍。北魏平定山東後,房愛親被遷移到北方,成為平齊郡的百姓。由於房元慶死於非命,房愛親終身都穿着白色的喪服。二弟房景先(字光胄),三弟房景遠(字叔遐)。
房景伯出生於桑乾縣,年少時房愛親便去世了,以孝順聞名。家境貧寒,他靠抄書做工來贍養母親。尚書盧淵向李沖稱讚房景伯,當時李沖負責選拔官吏,於是提拔房景伯為奉朝請。房景伯歷任司空祭酒、給事中、尚書儀曹郎,後出任齊州輔國長史。當時齊州刺史去世,他便代理州中事務。他的治理寬厚簡便,百姓都能安居樂業。後來,因清河郡太守杜昶在外地發動叛亂,房景伯被任命為清河郡太守。郡中有個叫劉簡虎的人,曾經對房景伯有失禮儀,聽說房景伯要來擔任太守,便帶着全家逃走了。房景伯督促所屬各縣追捕劉簡虎,抓到後很快就提拔劉簡虎的兒子為西曹掾,讓他去勸降山賊。按照舊例,太守、縣令的任期以六年為限,任期滿後就要替換,而清河郡百姓韓靈和等三百多人上表請求留任房景伯,於是他的任期又延長了兩年。之後,房景伯歷任太尉中郎、司徒諮議參軍、輔國將軍、司空長史。因母親生病而辭官。母親去世後,他守喪期間不食鹽菜,因此患上水腫病,多年未能痊癒。孝昌三年(527年),房景伯在家中去世,享年五十歲。被追贈左將軍、齊州刺史。其子房文烈,東魏武定末年擔任尚書三公郎中。[1][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