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托馬斯·艾迪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托馬斯·艾迪生(Thomas Addison,1793年4月—1860年6月29日)是一位英國醫生和科學家,畢業於愛丁堡大學醫學院。他被認為是倫敦蓋伊醫院的「偉人」之一。他發現了愛迪生氏病(一種腎上腺的退行性疾病)和艾迪生氏貧血症(惡性貧血),一種後來被發現是由於未能吸收維生素B12而引起的血液病。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教育與教學
1812年艾迪生拒絕了父親讓他成為醫生約翰·湯姆森學生的要求,進入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就讀。[1]1815年他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也成為皇家醫學會成員,他的論文是關於梅毒的水銀治療的。[2]
1815到1817年,艾迪生的經歷出現了空白,研究者認為這段時間他可能去歐洲大陸遊歷。[3]1817年他進入蓋伊醫院作為學徒, 1819年,他買了一間房屋,作為私人診所。1824年被任命為助理內科醫師,後升任醫師。[4]1837年起他和他同時代的理查德·布賴特共同擔任講師,1840年布賴特退休後,艾迪生獨自擔任講師到1855年。[2]
研究
艾迪生早期對皮膚病感興趣,逐漸建立了這方面的名聲[2][5]
1849年,艾迪生在研究惡性貧血,現在被稱作艾迪生-畢爾默病。這是由於缺乏胃壁細胞,導致可以吸收維生素B12的內在因子引起的。[6]
他還注意到了某些病人的腎上腺出現青銅色。[7]艾迪生在1855年的論述腎上腺包膜的文章中論述了這一病症。[8]這一病症現在稱作艾迪生病。艾迪生當時並不清楚這是腎上腺的加速退化,導致了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缺乏。從艾迪生的研究之後,研究者開始重視腎上腺的作用[9]由艾迪生病引起的腎上腺皮質危象也被稱作艾迪生危象。
個人情況
1847年艾迪生和一名寡婦結婚。晚年他陷入重性抑鬱障礙的折磨中,1860年他在一個學生的信里寫到:我身體狀況遇到的巨大衰退讓我遠離了思考、責任和對事業的激情。3個月後的1860年6月29日,艾迪生自殺。葬於坎伯蘭的Lanercost Priory。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