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揚州八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扬州八怪
Remove ads

揚州八怪是清代乾隆年間活躍在江蘇揚州畫壇的革新派畫家總稱,即「揚州畫派」。

Thumb
揚州八怪雕塑,位於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風景區的揚州八怪紀念館。該紀念館為紀念清朝揚州八怪「鄭燮、羅聘、黃慎、李方膺、高翔、金農、李鱓和汪士慎」而建立。

歷史

揚州八怪之說始見於清末汪鋆《揚州畫苑錄》,但只提及李葂李鱓二人。[1]其具體人數亦不止八人,綜合《揚州畫苑錄》、《天隱堂集》、《甌缽羅室書畫目過考》、《愛日吟廬書畫補錄》、《古畫微》、《中國繪畫史》等各家說法,計有十五人。今多採李玉棻《甌缽羅室書畫目過考》的說法,指金農鄭燮黃慎李鱔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八人。其他被稱為「揚州八怪」尚包括華嵒高鳳翰邊壽民陳撰閔貞李葂楊法等。[2]

金農為揚州八怪之首,晚年曾被舉薦博學鴻詞科。他們只有五人是揚州籍,其他則來自全國各地,也沒有終生在揚州活動。揚州八怪的共同特點是,他們憤世嫉俗,不向權貴獻媚,了解民間疾苦。重視思想、人品、學問、才情對繪畫創作的影響。他們的文學及書法修養都很高。畫題以花卉為主,也畫山水、人物,在於繼承宋、元以來,等寫意的傳統,擺脫了畫壇上保守派格遵清規戒律的影響,高度發揮了即景寫生,即景抒情的創造意志。《揚州畫苑錄》寫道:「同時並舉,另出偏師,怪以八名,畫非一體。似蘇、張之辟闔,徐、黃之遺軌。率汰三筆五筆,覆醬嫌粗;胡謅五言七言,打油自喜。非無異趣,適赴歧途。示嶄新於一時,只盛行乎百里。」他們又都擅長書法、文學、印章。因之形成詩、書、畫綜合藝術的整體,人稱「三絕」,為繪畫藝術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途徑,和當時的所謂「正統」畫風迥然不同。今存八怪收藏有8000餘幅。[3]

Remove ads

另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