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投資不過山海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投資不過山海關」是中國大陸網絡上、媒體間以及投資圈裡在東北經濟相關問題上較為常見的一種說法,有被認為是一種地域歧視與刻板印象。這一說法指的是不少公司在聽到涉及中國東北地區的項目時有意規避的現象。[1][2]
東北地區過去也被稱為"關東地區",「關」即指山海關,「不過山海關」意即不到東北地區來。延伸的說法還有「旅遊不過山海關」[3]「炒股不過山海關」[4]「讀書不過山海關」[5]等。
現象本身
有網友由親身經歷稱這一歧視在投資圈確實存在,不少公司在聽到涉及中國東北地區的項目時會有意規避。[1]也有媒體與網友整理近年來的股市事件,得出此結論或是「炒股不過山海關」的結論。[6][7]
但是數據顯示,這一現象只是一種誇大化的描述。例如,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黑龍江省發改委主任王冬光就指出,2013年到2016年間,來自東北區域之外投資的1100個項目占總計3420個黑龍江省1億元以上產業項目的32%。中國青年報有評論認為,「投資不過山海關」這一用語之所以能流傳廣泛,在於其有案例支撐。[2]
改進方式
有評論認為,政府應當提升東北的營商環境,保護企業的合法權利。[2]此外,也有認為東北振興需要依靠民營經濟,民營經濟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法治環境是營商環境的基礎,破除「投資不過山海關」需要靠法治精神。[2]
也有評論認為,人力資源在東北振興中不能忽視。[8]
較著名的使用
2016年10月1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推進會議上表示: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