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披針葉算盤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披針葉饅頭果 (學名:Glochidion zeylanicum var. lanceolatum),又稱披針葉算盤子[1]、基隆饅頭果、蘭嶼饅頭果[2],為饅頭果屬的常綠小喬木。
披針葉饅頭果的枝幹向陽且具有一點懸垂性,像歡迎上山的人,所以在達悟語稱為「apo no anam」,是「迎」的意思。[3]
Remove ads
分佈
琉球群島。主要產於臺灣全島、蘭嶼、綠島、琉球[4][5],平地至低海拔。蘭嶼島上見於山麓地帶的二次林,如小天池、天池的登山口等地。[3]。標本收藏顯示在日本的主要記錄是在西表島上[6]。除臺北、蘭嶼、琉球外,在臺北植物園的資料庫亦有寫到披針葉饅頭果的原產地還有菲律賓、馬來西亞、中國[7]。
形態特徵[4]
單葉互生。葉片全緣呈長橢圓狀披針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基部歪斜。先端漸尖,銳尖頭。基部的第一對和第二對側脈互生。
-
葉正面
-
葉背
-
枝條單葉互生
腋上生繖形花序,總梗長 5–7 mm 。花梗光滑無毛。萼片共 6 枚,無毛。一段花序上雄花約 2~3 朵,雌花 8~15 朵。
雄花雄蕊 4~6 枚合生。
雌花子房呈扁球狀無毛,4~6 室。花柱呈淺盤形無毛,比萼片再略長,4~6 淺裂。
果實是蒴果,扁球狀光滑無毛,直徑 6~7 mm ,有淺縱溝 4~8 條。蒴果中央近平坦,果形類似小南瓜,剛開始是綠色成熟後轉紅色。

披針葉饅頭果和卵葉饅頭果之區分[8]
藥用
根據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記載,披針葉饅頭果藥用部位主要為葉,味甘性涼,對風濕、神經痛有影響。[9]
食草
饅頭果屬是蝴蝶的一種重要食草,目前已知臺灣單帶蛺蝶、白三線蝶、臺灣雙尾燕蝶、臺灣琉璃小灰蝶、姬三尾小灰蝶的幼蟲會取食饅頭果。[10]
沖繩金盾背椿象 (Lampromicra miyakona (Matsumura, 1905))、七星盾背椿象 (Calliphara excellens excellens (Burmeister, 1834)) 這兩種純植食性的椿象種類食草都包含有披針葉饅頭果[11]。
此外亦有在披針葉饅頭果上觀察到角蟬 (Membracidae) 取食的記錄。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