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拉爾夫·查普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尔夫·查普林
Remove ads

拉爾夫·何西阿·查普林(英語:Ralph Hosea Chaplin,1887–1961)是美國作家、藝術家和勞工活動家

事实速览 拉爾夫·卓別林 Ralph Hosea Chaplin, 出生 ...

背景

卓別林出生於1887年。1893年,他和家人從堪薩斯州埃姆斯搬到了芝加哥。七歲時,他目睹一名工人在芝加哥的普爾曼大罷工期間被槍殺。

職業

查普林旅居墨西哥期間成為薩帕塔的支持者。

回國後,他開始擔任各種工會職位,其中大部分薪水都很低。查普林早期為《國際社會主義評論》和其他查爾斯·H·克爾的出版物創作了一些插畫。

1912-13年西弗吉尼亞州卡諾瓦縣煤礦工人的血腥罷工期間,查普林與瓊斯夫人在罷工委員會共事。這些經歷使他寫了一些以勞工為目標的詩歌[來源請求], 其中包括了後來成為了經典的《永遠團結》的歌詞。

Thumb
《團結報》上世界產業工人協會的廣告

查普林隨後活躍於世界工業工人協會,並成為其美國東部出版物《團結報》的編輯。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和其他約100名世界產業工人協會成員因為阻礙徵兵和鼓勵逃兵而被按間諜法逮捕、定罪、監禁。他在服刑的四年期間創作了詩集《柵欄與陰影:獄中詩集》(英語:Bars And Shadows: The Prison Poems) 。

查普林出獄後繼續為勞工權利奮鬥,但他對俄國革命的後果以及蘇聯國家和國際共產主義的演變,尤其是戰間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共產國際對美國政治和美國工會的干預感到非常失望。他在自傳中詳細介紹了這一點。[頁碼請求]

查普林繼續參與世界產聯,1932年到1936年間在芝加哥擔任其報紙《產業工人報》的編輯。

最終,查普林定居在華盛頓州塔科馬市,他在那裡編輯當地的勞工刊物。從1949年到去世,他一直擔任華盛頓州歷史學會的手稿策展人。

查普林於1961年去世。 [來源請求]

Remove ads

遺產

Thumb
查普林可能設計了世界產聯的黑貓標誌(也被用作無政府工團主義的象徵)

根據世界產聯的說法,查普林很可能設計了現在廣泛使用的無政府工團主義的黑貓標誌[1]。這隻貓意在暗示野貓罷工和激進的工會主義。 [來源請求]

作品

Thumb
查普林的世界產聯會員手冊

美國國會圖書館在線目錄中有十部查普林的作品。

插圖
  • 走出垃圾場(英語:Out of the Dump)(1909) [2]
詩歌
  • 當葉子出來時和其他反叛詩句(英語:When the Leaves Come Out and Other Rebel Verses)(1917年) [3]
  • 柵欄與陰影:獄中詩集(英語:Bars And Shadows: The Prison Poems)(1922年)[4]
    • 柵欄與陰影:獄中詩集(1923年)[5]
非小說類
  • 森特勒利亞陰謀(英語:The Centralia Conspiracy)(1920) [6]
    • 森特勒利亞陰謀:停戰悲劇的真相(英語:The Centralia Conspiracy: The Truth About the Armistice Tragedy)(1924) [7]
    • 森特勒利亞案:三個觀點(英語:Centralia Case: Three Views)(1971) [8]
  • 美國勞工反對共產主義:從工人運動內部看斯大林的紅色內奸行動(英語:American Labor's Case Against Communism: How the Operations of Stalin's Red Quislings Look from Inside the Labor Movement)(1947) [9]
  • 世界產聯:美國激進分子的坎坷故事(英語:Wobbly: The Rough-and-Tumble Story of an American Radical)(1948) [10]
    • 世界產聯:美國激進分子的坎坷故事(1972) [11]
文章
Remove ads

參看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