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拉斐爾·阿雷瓦洛·馬丁內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斐尔·阿雷瓦洛·马丁内斯
Remove ads

拉斐爾·阿雷瓦洛·馬丁內斯(西班牙語:Rafael Arévalo Martínez,1884年7月25日—1975年6月12日),瓜地馬拉小說家、詩人、外交官、教育工作者,曾擔任瓜地馬拉國立圖書館館長、駐美洲國家組織常駐代表等職,在文學領域,阿雷瓦洛·馬丁內斯長於小說,也是動物心理小說的開創者,代表作有《一個像馬一樣的人》《這就是伯里克利!》等。

事实速览 拉斐爾·阿雷瓦洛·馬丁內斯Rafael Arévalo Martínez,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拉斐爾·阿雷瓦洛·馬丁內斯出生於1884年,早年在瓜地馬拉市附近的聖荷西德洛斯因凡特斯學校西班牙語Colegio San José de los Infantes就讀,後因為病弱未能完成學業,他成年後擔任教職,並在1905年發表了自己的第一批詩歌作品,開始投身文學創作,1913年,他與作家弗朗西斯科·費爾南德斯·霍爾創辦了文學雜誌《胡安·查平》[1]。1915年,發表短篇小說《一個像馬一樣的人西班牙語El hombre que parecía un caballo》,這部作品在拉丁美洲引起了強烈反響,尼加拉瓜詩人魯本·達里歐也對其評價頗高[2]。儘管在獨裁者曼努埃爾·埃斯特拉達·卡夫雷拉任內接受了官方授予的榮譽,並曾在公開演講中稱呼卡夫雷拉為「偉大的愛國者」[3],但阿雷瓦洛·馬丁內斯最終在1920年參與了推翻該獨裁者的悲劇周抗議英語Tragic Week (Guatemala),這導致卡夫雷拉被迫下台[1]

1927年,阿雷瓦洛·馬丁內斯出任瓜地馬拉國立圖書館西班牙語Biblioteca Nacional de Guatemala館長,直到1945年赴美國擔任瓜地馬拉常駐美洲國家組織外交代表[4],1946年辭任,之後便專心於文學創作,並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選集,直到1975年6月12日逝世[2][5]:91-92

Remove ads

作品

阿雷瓦洛·馬丁內斯以創作詩歌、小說見長。其詩歌作品《馬雅》(Maya)等具有後現代主義風格,形式精美、形象豐富、情調憂傷,但也因為過度強調形式而缺乏感情[6][7]。其小說則具有超現實主義色彩,代表作短篇小說《一個像馬一樣的人西班牙語El hombre que parecía un caballo》敘述了一個名為阿雷塔爾的詩人的思想及性格,並以馬比擬阿雷塔爾的性格,小說糅合了美洲原住民民間文學的傳統及近現代文學的象徵手法,文中充滿幻象、奇特的氣氛及作者的想象,這部作品亦標誌着「動物心理小說」(Cuenta Psicozoológico)的出現[8],其作品《莫尼托特先生》(El señor Monitot)、《斯芬克斯的屬相》(La signatura de la Esfinge)也屬於動物心理小說,在《斯芬克斯的屬相》中,母獅的形態也成為了小說主要人物埃萊娜的屬相,這令作品較《一個像馬一樣的人》及《莫尼托特先生》更具有邏輯性,作品也透過埃萊娜的經歷回應了女性身份在20世紀初的轉變,表達了作者對父權主義的批判[2][9]。除了動物心理小說之外,阿雷瓦洛·馬丁內斯也創作了一些針砭時局,反對獨裁統治的作品,其中,透過搜集歷史文獻創作的《這就是伯里克利!》(¡Ecce Pericles!)將瓜地馬拉獨裁者曼努埃爾·埃斯特拉達·卡夫雷拉古雅典的執政官伯里克利相比,實則批判了這位獨裁者的一生以及他統治下的瓜地馬拉,對於學者研究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瓜地馬拉政治史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10][1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