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拓跋國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概論
拓跋國家,為五胡十六國前後存在於中華的系列王朝與王國,皆與拓跋部有緊密關連,包括: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唐長孺曾用拓跋國家來稱呼拓跋部建立的代國[1],這個學說由日本學者杉山正明提出,前身為陳寅恪的關隴集團。在中國傳統觀念下,這些王朝與國家皆為孤立的,杉山正明認為,這些王朝與國家皆是屬於拓跋部所建,因此應該被當成一個連續性的國家組織來看。
杉山正明認為北齊、北周、隋朝、唐朝等王朝,其皇族雖非拓跋氏,但皆源自於拓跋部,其統治階級互相通婚,且國家形態與政治制度相互影響,因此應該也統統歸入到「拓跋國家」中[2]。森安孝夫也認同拓跋國家的說法[3],認為唐朝是由多民族融合組成的國家,不能單純以漢民族國家觀點來研究[4]。台灣學者甘懷真不完全認同這個學說,但認為這個學說的確可以反映歷史事實。
Remove ads
相近學說
美國學者梅維恆曾提出中國拓跋化(tabgatchization)的說法,用來解釋中國在五胡十六國至隋唐之際的變化。濮德培認為唐朝的統治集團來自中亞,以突厥系民族為主。
韓國學者朴漢濟曾提出胡漢體制國家,用來解釋唐朝的多民族世界帝國性格。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