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拜吐拉清真寺宣禮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拜吐拉清真寺宣礼塔map
Remove ads

拜吐拉清真寺宣禮塔,又稱解放南路清真寺宣禮塔,是伊寧市解放南路清真寺(原拜吐拉清真寺)[網 1][書 1]宣禮塔,也是該清真寺現存唯一的清代單體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書 2]宣禮塔為清代中原建築風格建築,外形從鼓樓演變而來,是占地約160平方米的四層磚木結構建築。

事实速览 拜吐拉清真寺宣禮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位置與歷史

拜吐拉清真寺宣禮塔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解放南路與新華路交口,東靠解放南路,北鄰新華路。位於伊寧市解放南路清真寺(原拜吐拉清真寺)門前。[書 3][網 2]

拜吐拉[a]清真寺宣禮塔興建於清代清庭開始治理新疆後,撥銀一萬兩命伊犁阿奇木伯克鄂羅木札布用於修建拜吐拉清真寺。除此資金外,伊犁阿奇木伯克鄂羅木札布又從各地回屯徵收田賦、財務等。從內地聘請的工匠建設清真寺,並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建成。[書 5]

形制

Thumb
Thumb
Thumb
解放南路清真寺(拜吐拉清真寺)宣禮塔的西、南、北側

拜吐拉清真寺宣禮塔為四層木結構建築,坐西向東,為清代中原建築風格,外形由鼓樓演變而成。[書 6][書 2]宣禮塔占地面積約160平方米[b],南北12.4米,東西12.7米,高18.3米,其中從台面到寶頂高約14.8米。[書 7][書 6]建築第一層為塔基,其上為三層閣樓[書 2][書 3][書 8]

宣禮塔第一層為塔基,內為夯土結構,外包青磚。台上邊緣處有青磚花牆,牆面做側腳。有東西向通的「一」字形通道,頂棚為青磚券半圓頂,外有寬2米半的拱形大門。塔基東西兩面裝飾有花磚。塔基檐口四周有「十」字磚紋樣的青磚圍欄。第一層閣樓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其中明間3.8米,兩側稍間1.8米餘。明間四周砌磚牆,拱形的門設置在東側、西側、北側牆中心。四周為12根(或13根[書 7])紅色圓形木柱構成的迴廊,廊柱下有柱礎。柱頭置額枋平板枋。枋上承擔斗拱,斗拱上為檐檁,其檐鋪綠琉璃瓦,為四坡水。一層閣樓地面鋪方磚,靠近北側牆壁有通向上層的木梯。二層閣樓同為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但其稍間各不足1米半。明間四面做六扇六角攢花槅扇。其他與一層閣樓近似。頂層閣樓平面為六邊形,六面各三扇門扇,共6根木柱。木挑格做法、結構與下層閣樓不同,頂為六架攢尖頂,鋪綠琉璃瓦,存脊獸[書 7][書 2]

Remove ads

保護

Thumb
解放南路清真寺(拜吐拉清真寺宣禮塔)文物保護碑

1985年和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撥款維修新疆重點寺廟教堂,其中包括伊寧市的拜吐拉清真寺。[書 9]1989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普查隊對清真寺調查並建檔。[書 3]1995年,除宣禮塔外的其他原清真寺建築均拆除,原址改建新的清真寺建築。[書 4][書 10]2008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撥款修繕宣禮塔並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複查。[書 3]2015年,拜吐拉清真寺宣禮塔修繕工程獲國家文物局批覆。[書 11]

2007年6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將拜吐拉清真寺宣禮塔作為古建築之一列入第六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書 12]2008年,伊寧市公布拜吐拉清真寺宣禮塔的保護範圍與建設控制地帶。[網 3]2013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拜吐拉清真寺宣禮塔作為古建築位列其中。[網 4]

注釋

  1. 拜吐拉意為「天房」,又因許多穆斯林在此學習《古蘭經》,又被稱為「麥的里斯」,意為高級經文學校。[書 4]
  2. 一說158.5平方米,[書 3][書 6]一說161平方米。[書 2][書 7]

參考資料

圖書
  1. 簡明新疆地方史編寫組 (編). 简明新疆地方史.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20: 257. ISBN 9787228188338.
  2. 《中國古建築行業年鑑》編委會 (編). 中国古建筑行业年鉴2017. 北京: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2019: 226–230. ISBN 978-7-5160-2566-6.
  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 (編). 不可移动的文物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卷1. 烏魯木齊: 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 2015: 39–40. ISBN 978-7-5469-6643-4.
  4. 魯桀,王燕編. 新疆美术概论. 烏魯木齊: 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 2013: 98, 101–102. ISBN 7-5469-4357-4.
  5. 伊犁地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伊犁风物.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0: 123–124. ISBN 9787228010639.
  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 (編). 新疆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15: 166-167. ISBN 978-7-5010-4367-5.
  7. 烏布里.買買提艾力; 艾斯卡爾.模拉克. 新疆古建筑地图.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8: 35–36. ISBN 9787302503651.
  8. 李江; 韋承君; 楊菁. 伊犁河谷传统建筑研究. 天津: 天津大學出版社. 2023: 129–130. ISBN 9787561875117.
  9. 鍾英 主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編纂委員會 , 編. 新疆年鉴1987.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7: 584. ISBN 9787228002818.
  10. 范霄鵬. 新疆古建筑.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5: 102–103. ISBN 978-7-112-18833-8.
  11.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 (編). 中国古建筑行业年鉴2015. 北京: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2017: 65. ISBN 978-7-5160-1752-4.
  12. 武星斗.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編. 新疆年鉴2008. 烏魯木齊: 新疆年鑑社. 2008: 347–348. OCLC 421572093.
網站
  1. 伊犁州直2025年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名单、火灾高危单位名单(1675家).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5-04-08 [2025-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9-23).
  2. 馬特. 探访北疆③·伊宁:不同族群的汇聚. 澎湃新聞. 2017-12-14 [2025-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9-24).
  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 关于公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 2012-03-22 [2025-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6-21).
  4.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PDF). 國務院. 2013-03-05 [2013-10-3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11-02).
Remove ads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