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拼多多
中国大陆网络购物平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拼多多(NASDAQ:PDD)是成立於上海的手機電商購物平台[1],由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於2015年9月創辦,該平台正如其名允許用戶通過團購的方式,向賣家或廠家下單來獲得大幅折扣。拼多多以APP為主要運營方式,創始人為黃崢,法定代表人為朱健翀,註冊時間為2014年1月9日。為了進一步提升產品在全球市場的份額,2022年9月拼多多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推出Temu電商平台[2],在2年不到的時間內,收穫全球 4.67 億用戶,排名全球第二。
Remove ads
模式
拼多多將娛樂與分享的理念融入電商運營中,由用戶發起邀請,與他人等拼單成功後,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所有商品,同時也通過拼單了解消費者,通過機器算法進行精準推薦商品。[3]
歷史
- 2015年9月,拼多多正式上線。
- 2016年7月份,騰訊、高榕、新天域1.1億美元B輪投資拼多多。
- 2018年4月,拼多多完成新一輪融資,金額在30億美金左右,估值接近150億美金,投資方包括騰訊、紅杉資本,騰訊為領投方[4]。
- 2018年拼多多用戶數過兩億,GMV過千億元人民幣,日訂單量居中國大陸全網第二僅次於淘寶[5]。
-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IPO發行價19美元一股[6],上市當日暴漲,隨後數個交易日大跌。
- 2019年拼多多投入百億元幫助貧困地區脫貧[13][14]。
- 2020年3月,拼多多推出線下團購工具「快團團」。[15]
- 2020年5月,上海推出五五購物節,拼多多首次將百億補貼活動覆蓋線下,覆蓋包括第一八佰伴、第一百貨商業中心、百聯中環購物廣場等各大上海核心商圈,以及世紀聯華、上海華聯超市等商超渠道。首批上線的新世界城10,000張消費券,上線30分鐘被搶購一空[16]。
- 2021年3月17日,黃崢發布2021年度致股東信,宣布經董事會批准後將董事長職位交棒給現任CEO陳磊。黃崢在辭任董事長之後,將投身於食品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17]。
- 2022年9月推出跨境購物平台Temu。
- 2023年5月,有報道稱拼多多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顯示,該公司已將總部從中國遷至愛爾蘭。[18]不過拼多多對此予以否認。[19]
- 2023年11月28日,拼多多集團(Nasdaq:PDD)發布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拼多多今年第三季度收入為688.4億元,同比增長93.9%。拼多多CEO陳磊在電話會議中透露,自去年三季度至今,Temu推出一年有餘,已擴張至全球40多個國家及地區。[20]
Remove ads
自2020年以來,拼多多與包括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在內的眾多合作方,組織年度「多多農研科技大賽」。該比賽提供了一個創新平台,吸引青年學者、技術專家、創業者、研究機構和科技企業,針對具體需求,共同打造解決實際問題的實用型解決方案。
2020年,拼多多牽頭舉辦第一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青年科學家、頂尖農人齊聚雲南,開展人工和AI種植草莓比拼。[21]
2021年,第二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中,來自全球的頂尖農研團隊,利用跨學科的種植、計算機等技術,依照可持續的種植實踐,種植出兼顧高品質和高產量的櫻桃番茄。[22]
2022年,第三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邀請參賽者在集裝箱垂直農場場景內,利用LED照明、室內環境控制技術、營養模型、算法等遠程控制作物生產所需的「溫、光、水、肥、氣」等要素,挑戰以更低的能耗、更短的生長周期,種植出產量更高、品質更好的作物,設計產品最終形態,並驗證商業化可行性。[23]
2024年9月26日,「第四屆全球農創客大賽」決賽開幕,9支來自全球各個國家的參賽隊伍、數十位國際青年科學家現場展示其「AI+農業」方案和落地成果,以AI等新興技術為工具,求解全球農糧體系的「熱焦難」問題,引得現場中外評委連連追問。本屆大賽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和浙江大學共同主辦,由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政府、拼多多共同支持,這也是拼多多連續4年支持該項賽事。[24]
Remove ads
2021年8月,拼多多正式設立100億元農業科技專項。「百億農研」專項旨在面向農業及鄉村的重大需求,不以商業價值和盈利為目的,致力於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科技普惠,以農業科技工作者和勞動者進一步有動力和獲得感為目標。「百億農研」專項由陳磊擔任項目一號位。[25]
爭議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曾表示,拼多多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滿足用戶心裡覺得占便宜的感覺。[26]
- 2019年11月,一微信公眾號指拼多多「雙十一提現活動」存在套路用戶的情況。幾天後該公眾號又爆拼多多公關與其協商100萬人民幣刪除文章並遭其拒絕。隨後該公眾號被爆侮辱魯迅[27][28],該公眾號懷疑為拼多多公關所為[29]。拼多多則回應將用法律武器維權[30]。直到現在,拼多多的助力提現活動還在繼續,剛開始時進度很快但隨着提現金額越來越接近目標,獲得獎勵的難度會顯著增加。例如,相差金額從幾元、幾角變成一分錢,直至變成價值極低的虛擬貨幣。 隨着活動的進行,需要邀請的好友數量越來越多,甚至邀請上百人也無法成功提現。活動會設置嚴格的時間限制給用戶帶來很大壓力。到最後只有極少數用戶湊夠了提現金額,但最終獲得的不是現金,而是購物優惠券,還存在使用門檻和有效期限制。[31][32]
- 2021年3月,上海律師劉宇航因好友分享鏈接,參加拼多多的「砍價免費拿」活動,領取了一張「超級免單卡」,邀請多人砍價後,始終差「0.9%」。劉宇航懷疑拼多多數據不真實,以拼多多在提供網絡服務時涉嫌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使用虛假數據隱瞞規則已構成欺詐為由,向法院遞交了起訴材料。[33]後拼多多回應稱小數點後有6位,為0.9996427%,省略顯示為0.9%。[34]最終,上海長寧法院判決拼多多構成知情權侵害,需賠償原告400元。[34]
- 2022年3月17日,鬥魚主播超級小桀在直播中耗時數個小時並請求觀眾幫忙「砍一刀」但最後未砍下一部手機,在此後嘗試拿100元優惠劵亦未果。該事件在數日內於網上迅速傳播,流行的版本為六萬人砍拼多多到小數點六位砍不下。3月19日,拼多多稱消息不實,手機已發貨[35][36]。當日,主播回應稱拼多多說法不正確,是在下播後才成功而非砍價期間成功;另外,與網傳不同,參與砍價應為數千人,且最後只砍到小數點五位。[37]
- 用戶表示,參與此類活動,不僅沒提現或砍價成功,還浪費了時間和搭進了人情。[38]
- 相關風險:拼多多在開展的助力提現、砍價的活動時,使得不法分子有機會利用虛假鏈接盜取用戶的銀行卡信息,在邀請好友助力的過程中,用戶需要分享活動鏈接,這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用戶的個人信息、好友關係等會被第三方獲取,個人信息泄露導致收到騷擾電話和詐騙短信。[39]
北京時間2021年1月3日,網傳年僅23歲的拼多多新疆分部員工因加班過多而猝死[41]。對此,拼多多官方知乎賬號於4日8時19分49秒回答相關問題,聲稱:
「你們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以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們都可以。」
該回答由其自行於當日8時20分17秒刪除。部分網民譴責此言論,並保存拼多多的回答截圖[42]。其後,拼多多聲稱網傳自己在知乎的回答的截圖為「偽造」。 但不久後,知乎官方賬號「知乎小管家」發布回答,聲稱該回答確為拼多多官方賬號發表,還給出了詳細的發文和刪帖時間[43]。拼多多隨後聲明:
「品牌營銷合作公司員工李某某先前因參與活動而登錄了拼多多的知乎官方賬戶,在知乎回答問題後發現登錄的是拼多多的官方賬號,於是在發布後30秒內刪除,故其發言不代表拼多多官方,事發後拼多多已經暫停與該供應商合作,修改密碼回收賬戶,並將進一步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並堅決反對李某某所發布的言論,對其造成的負面影響表示真誠的歉意,並將立刻對官方賬戶進行全面排查整改」。
拼多多也上傳了李某某的手寫道歉,其中李某某的全名被馬賽克處理[44]。
知乎次日以影響惡劣、將機構賬號外借給個人。違反了知乎相關規定為由,拼多多的知乎賬號一度被永久禁言,後改為禁言15天。[45]。
目前,知乎上輸入「拼多多」無法搜索到拼多多官方賬號。
Remove ads
北京時間2021年1月7日,網傳拼多多上海本部一名員工被抬上救護車。
隨後,一名認證為拼多多平台治理經理的員工回應稱,上午11點時一名男同事腸胃不舒服叫了120,經醫生診斷為腸痙攣,人無大礙[46]。
1月8日,拼多多上海本部另一員工將前一天同事被抬上救護車的過程拍照,並匿名發布於社交平台脈脈而被拼多多辭退。[47]
1月10日,被辭退員工以當事人身份在新浪微博、bilibili視頻網站等平台發布視頻證實此事。
他稱1月8日當天從被談話到趕出公司,整個過程僅30分鐘,並進一步證實上海本部對員工每月工時300小時的強制要求,以及國家法定節假日強制要求員工提前返工等規定。他同時提到,以前述於1月3日凌晨猝死的新疆員工事件為例,內部員工沒有收到任何的信息披露,公司的信息公開制度是不透明的。[48]
北京時間1月11日上午9時31分,拼多多官方微博回應稱上述被辭退員工在網絡平台發布不實視頻訊息,據公司回應,與其解約的真實原因為該員工在脈脈社區中發布「帶有顯著惡意的『極端言論』」,違反了員工手冊中雙方約定的行為規範。
根據拼多多提供的該員工言論截圖顯示,所謂「極端言論」包括「我現在就想拼多多死」、「把拼多多的那個極兔骨灰都揚了」等,其中「極兔」為一家與拼多多有關的速遞服務公司。脈脈微信公眾號於1月10日稱脈脈不以任何形式向任何第三方提供職言區發帖用戶信息,有網友推測認為拼多多通過爬蟲技術對發帖員工進行定位[49]。
2021年1月9日中午12時30分左右,拼多多員工譚某林從長沙27樓家中跳樓當場離世,法醫到場勘驗後確認自殺[50][51][52]。
「這對拼多多來說是小事情了,僅2017年拼多多就被微信封殺過1,000多次。」
2021年5月10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約談了拼多多,指出拼多多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存在商品質量、假冒侵權、強制取消訂單、虛假發貨、售後服務、砍價拉新等方面的問題[56]。
- 2018年6月7日法制晚報報道「拼多多現違法涉黃涉暴力商品」,拼多多可以買到便宜的商品,還有不少涉黃、涉暴力且涉違法的商品,包括開刃刀、偽基站設備、摩托車車牌及充氣娃娃等[57]。
- 2018年6月8日,中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通報,對「拼多多」平台涉嫌違法違規問題展開深入核查[58]。隨後拼多多對此回應:已啟動全面、系統清理,關閉涉事店鋪,下架違規商品。
- 2018年7月25日,媒體爆料有網友在某社交平台上曬出了在拼多多購買的小米新品電視。訂單截圖顯示,該電視名為「小米新品雲智能語音電視」,65英寸4K版售價僅2960元,而小米科技官網上,小米電視4 65英寸版售價為8499元。而55英寸的小米電視4A、4X,也要2499元。到貨後,該電視的前面板Logo上,赫然寫着「小米新品」四個字。[59]
- 2018年7月26日,微信公眾號出現文章《誰買走了拼多多的山寨電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指出其平台上出現的多數仿冒品電器,流入了中國鄉鎮市場。[60][61]
- 2018年7月29日,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發布嚴正聲明,稱近期在「拼多多」購物平台上發現大量假冒創維品牌的電視產品銷售,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和創維的品牌權益。這些假冒創維品牌包括創維先鋒、創維雲視TV、創維嘉、創維美、創維酷酷等等。為維護消費者和企業合法權益,公司正與「拼多多」嚴正交涉,要求其即日停上所有假冒創維電視產品的展示及銷售活動。保留追究「拼多多」及相關侵權方責任的全部法律權利[62]。
- 2018年7月29日,中國大陸作家鄭淵潔發布微博稱自己向有關部門舉報「拼多多」,原因是「拼多多」平台上銷售侵犯著作權的盜版皮皮魯系列圖書[63][64]。
- 2018年7月3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監司對媒體反映的拼多多售賣侵權假冒商品等問題,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約談平台經營者[65]。上海市、長寧區兩級工商局已約談拼多多,要求其立即展開自查自糾,對媒體反映的以及商標權利人投訴舉報的問題進行整改,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66]。受事件影響,拼多多股價下跌[67],同時美國律師事務所宣布代表拼多多股東對此次事件展開調查[68]。有媒體報道稱,入駐拼多多平台的企業商家僅需取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簽發的商標註冊申請受理通知書後即可開店,而商標註冊申請受理通知書在商標審核階段(通常為七個月)均為有效。而個人商家發布商品審核則更加寬鬆,且無提交品牌授權書或商標註冊證等材料要求[69]。
- 2018年8月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約談拼多多負責人,同時對拼多多提出具體整改要求和工作建議,要求拼多多平台經營者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對入駐平台經營者及商品的管理和審核。而拼多多董事長黃崢表示將對拼多多平台全面整改[70]。
- 2018年8月8日,據媒體報道,自拼多多山寨電視機傍名牌問題暴露後,廣州大石某電子城銷售山寨電視機的許多店鋪相繼停業關門。有店主稱,目前有工商在查,所以很多店鋪都關門了。另有知情者表示,在當地的那條街上,什麼牌子的電視機都能做,因為都是通過工廠回收劣質配件組裝的,最後只是貼個牌。部分店主表示,拼多多上賣的電視機,幾乎都出自這條「山寨電視」街。有村民指,目前在廣州的「山寨電視」街上,賣電視、組裝電視的店鋪、工廠幾乎都已經停業關門,部分工廠則搬遷了[71]。
- 2019年4月2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拼多多列入其侵犯知識產權的年度「惡名市場」名單,該辦公室指出:「據報告,很多對價格敏感的購物者都意識到拼多多網站上假貨泛濫,但仍然被該平台上的低價商品所吸引。」受此影響,拼多多股價下跌。翌日拼多多對此作出回應,表示「不能認同」[72]。
- 2019年1月22日,山西省芮城縣警方偵破一起涉案900萬元的非法銷售假藥案,拼多多銷售兒童假藥「丁桂兒臍貼」[73]。
- 2022年7月,拼多多平台上,寵物食品業者「力歐高」販售「女童下體肉」引起熱議,網友披露了相關涉黃暴群組[74]。隨後拼多多緊急將其停業進行調查[75]。
2023年2月28日,安全研究服務機構「DarkNavy」發布《「 深藍洞察 」2022 年度最「不可赦」漏洞》一文,稱拼多多通過各Android的OEM廠商系統中的0Day漏洞進行提權,然後進行各類違規違法的操作,包括竊取用戶隱私數據、攻擊競爭對手App等。[76][77][78]3月20日,Google公司表示,由於發現拼多多的多個版本中存在惡意軟件問題,拼多多APP從Google play下架。[79][80][81]
3月28日,卡巴斯基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確認拼多多的安裝程序帶有惡意代碼。該惡意代碼利用Android已知的漏洞進行提權,下載並執行其他惡意模塊,其中一些還獲得了訪問用戶通知和文件的權限。卡巴斯基實驗室的產品將此安裝包檢測為「HEUR:Backdoor.AndroidOS.Pinduo.a」。[註 1][83][84][85][86]同日,安全機構Lookout分析了拼多多的代碼,證實了深藍洞察發布的報告。[87]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對拼多多進行了調查,發現該應用利用安卓系統的50多個漏洞安插惡意軟件來竊取用戶個人信息,未經用戶授權自行提高用戶權限,並阻止用戶卸載。報道還稱,拼多多內部人員透露,公司於2020年成立百人小組專門研究安卓的漏洞。[88]
藍點網稱,拼多多於3月7日解散了這個漏洞挖掘團隊,但仍保留20名核心成員繼續挖掘和利用漏洞。[89]
芬蘭網絡安全公司WithSecure稱,這是非常不尋常的,同時該公司研究員也表示,沒有證據表明拼多多曾將數據轉交給中國政府。[90]
藍點網稱,拼多多在新版本中刪除了有關的代碼,同時出動公關團隊將其相關的報道刪除,並且在微信公眾平台投訴發布相關內容的公眾號,甚至在公眾號所有者不承認侵權後、微信審核也不認為存在侵權後,重複發起投訴,試圖誘導、逼迫公眾號所有者刪除相關文章。[78][91]
2025年5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對米哈遊訴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拼多多」)不正當競爭案作出二審終審判決,在維持一審虛假宣傳認定的基礎上,認定拼多多構成仿冒混淆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判令其停止侵權,刊登聲明消除影響[92],並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費用100萬元。此前,在中國大陸多個網絡平台出現大量借用《原神》素材為拼多多App引流的視頻,相關視頻中均宣稱「1元即可搶購一萬原石[註 2]」,並掛載了活動鏈接。玩家點擊鏈接後,系統會跳轉至拼多多App下載界面,引導玩家下載App參與抽獎活動;但進入活動界面後,玩家無法通過抽獎獲得原石,僅能抽取拼多多App內的「娛樂補貼金」。經進一步查明,拼多多在視頻平台發布了《原神》遊戲主題任務,提供視頻製作參考素材和固定話術,招募短視頻博主進行商業推廣,要求在視頻中或評論區掛載「1元搶一萬原石」活動鏈接,為拼多多App拉新引流[93]。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