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提比略 (君士坦斯二世之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提比略 (君士坦斯二世之子)
Remove ads

提比略希臘語Τιβέριος轉寫:Tiberios)是拜占庭帝國的共治皇帝(659-681年在位)。他是皇帝君士坦斯二世與皇后法烏斯塔英語Fausta, wife of Constans II的第三子,659年,他被加冕為共治皇帝,隨後他的父親前往意大利。668年,君士坦斯二世在西西里被刺殺,三兄弟中的長兄君士坦丁四世成為具有實權的皇帝。後來君士坦丁試圖廢黜兩個弟弟,這在681年引發了一場叛亂。君士坦丁表示同意叛亂者的要求,成功安撫了叛亂者;與此同時,他又把叛亂頭目帶到了君士坦丁堡,隨即處死了他們;兩個弟弟希拉克略和提比略則被廢黜、致殘,從此以後他們就在歷史記載中消失了。

事实速览 提比略, 拜占庭帝國的共治皇帝 ...
Remove ads

生平

提比略是君士坦斯二世的第三子也是幼子,他的母親法烏斯塔英語Fausta, wife of Constans II則是權臣、皇位覬覦者瓦倫蒂努斯英語Valentinus (usurper)之女[1]。儘管君士坦斯二世在654年就已將長子君士坦丁加冕為共治皇帝[2],他在659年動身前往意大利之前,將次子希拉克略、幼子提比略同樣加冕為共治皇帝,加冕儀式應發生在4月27日-8月9日之間,鑑於大多數加冕禮都在節日期間舉行,這次加冕禮可能在五旬節(6月2日)舉行[3]。663年,君士坦斯命令兒子們來到他所在的西西里,試圖把錫拉庫薩建設成拜占庭帝國的新都,但君士坦丁堡民眾聞訊在科洛尼亞的狄奧多爾(Theodore of Koloneia)和安德魯(Andrew)的帶領下起事阻攔,使得三兄弟留在了帝國首都[3]

668年君士坦斯在西西里被殺,長子君士坦丁成為了掌握實權的皇帝[4]。君士坦丁、希拉克略、提比略三人在名義上共同統治帝國十三年,隨後,君士坦丁試圖廢黜兩個弟弟,但來自安納托利亞軍區的一支軍隊聞訊起兵支持希拉克略和提比略[5]。這支部隊向克里索波利斯(今於斯屈達爾)進軍,他們派遣一個代表團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前往君士坦丁堡,要求維持三兄弟共同統治的現狀[5],他們以信仰作比,認為既然天堂三位一體統治,那麼人世由三位皇帝統治也是應當的[4]。君士坦丁嚴密地監視兩個兄弟,並派遣一位心腹官員狄奧多爾前去與叛軍談判;狄奧多爾被賦予了一項微妙的任務:讚揚士兵們的奉獻精神,同意他們的理論,與此同時,說服他們返回駐地[6];還要邀請叛亂首領們到君士坦丁堡與元老院商議,以進一步執行叛軍的意願[6]。叛軍對皇帝的積極態度感到滿意,返回了安納托利亞,而叛亂領袖們則前往首都[6]。軍事威脅消失後,君士坦丁皇帝顯露了真面目,逮捕了他們並在西凱英語Sykai將他們全部絞死[7]

這場叛亂激起了君士坦丁對兩個兄弟的懷疑,同時他也想把兒子查士丁尼,未來的查士丁尼二世提到共治皇帝的地位上來[8]。681年9月16日-12月21日之間,君士坦丁以拜占庭傳統英語Political mutilation in Byzantine culture對弟弟希拉克略和提比略施加肉刑,割掉了他們的鼻子,並下令硬幣上不得再出現二人的肖像,並在官方文件中抹去了二人的名字[9],這樣做也是為了確保兒子查士丁尼的繼位[8]。自此以後,希拉克略和提比略就在歷史記錄中消失了[10]

Remove ads

腳註

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