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揭陽市博物館

广东省揭阳市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揭陽市博物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揭陽市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揭陽縣博物館,1992年隨揭陽撤縣建市而升格為揭陽市博物館。該館坐落於廣東省揭陽市文化廣場,該處館設於2022年10月開放,此前該館曾先後設在揭陽學宮揭陽樓

事实速览 揭陽市博物館, 舊名 ...

歷史

Thumb
揭陽學宮是該館建館時的館址

1958年6月26日,揭陽縣博物館成立,隸屬於汕頭市揭陽縣文化局,館址坐落於揭陽學宮(位於今揭陽市榕城區韓祠路口東側)。揭陽學宮始建於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是由二十多座單體建築組成的建築群,歷代以來曾多次被毀及重修。1925年國民革命軍東征期間,周恩來曾在揭陽學宮內的崇聖祠辦公[1]。1957年,揭陽學宮已被列為廣東省古建築保護單位和革命紀念地。揭陽縣博物館成立後不久,便與揭陽縣檔案館聯合成立揭陽革命檔案資料徵集委員會。1962年,揭陽縣博物館改為陳列室,屬揭陽縣文化館領導。1963年,揭陽學宮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紀念地」。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影響,揭陽縣文化館陳列室停止活動。1978年,揭陽學宮被廣東省革命委員會重申公布命名為「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1979年5月,揭陽縣博物館建制恢復,館址仍在揭陽學宮,屬揭陽縣文化局領導。1986年至1991年,揭陽縣政府籌資169萬元,對揭陽學宮中路建築、大成殿、崇聖祠等進行全面揭頂、部分落架修繕,按照修舊如舊原則保留了其清光緒二年重修時的建築風格。隨後,揭陽縣博物館在揭陽學宮內籌備「揭陽出土文物展覽」、「孔子生平事跡展覽」和「周恩來革命活動舊址展覽」三個固定展覽。1991年8月,揭陽縣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開始接待觀眾參觀[1]

1991年12月,汕頭市分治為汕頭、潮州揭陽三市,揭陽縣升格為地級揭陽市。1992年,該館升格為揭陽市博物館,並被劃歸新成立的揭陽市管理,隸屬於揭陽市文化局,設有有「揭陽出土文物展覽」、「科舉考試展覽」和「周恩來革命活動舊址展覽」三個固定展覽。2007年12月28日,揭陽學宮全面修繕工程在揭陽市政府和揭陽市文管部門的主持下正式啟動。2009年3月中旬開始,館內陳列暫停對外開放[1]。2009年5月,揭陽市博物館被中國國家文物局公布為國家三級博物館[2]

Thumb
2010年至2022年間,該館館址位於揭陽樓二樓

2010年10月,揭陽市博物館按照揭陽市委市政府的決搬至揭陽樓臨時辦公。揭陽樓位於揭陽市區東入口(榕城區沿江中路193號),屬漢代風格仿古建築,2010年12月6日正式落成開放。揭陽樓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建築面積9152平方米,總高38米,主體建築揭陽樓共有五層,其中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二樓被用作博物館的陳列展示區和辦公區,稱「故鄉記憶——揭陽市特色文化展覽館」,設有「揭陽通史陳列」、「揭陽革命史陳列」和「揭陽文化遺產陳列」三個固定展覽。2011年底,位於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市文化廣場內的博物館新館開工建設,根據規劃設計,新館占地35畝,建築面積約1.3萬多平方米[1]。2022年6月3日,揭陽市博物館發表《搬遷公告》,宣布原揭陽樓二樓展廳不再使用,但新館對外開放時間將另行告知[3]

2022年10月1日上午,揭陽市博物館舉行新館開館儀式,新館正式向公眾開放。新館占地面積436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3792平方米[4]。建築風格為中式典雅風,與文化廣場的整體建築風格一致。新館分地下一層和地上四層[1],設有四個固定展廳、兩個臨時展廳和一個多功能報告廳[5]

Remove ads

館藏

截至2022年10月,揭陽市博物館館藏文物有11224件/套,包括石器、陶器、瓷器、銅器、木雕、書畫、古籍等類別,其中1145件/套為珍貴文物[4]

展覽

揭陽市博物館設有4個基本陳列展廳,分別為「揭陽通史陳列」、「揭陽革命史陳列」、「揭陽名人展」和「揭陽民俗展」[4]

更多信息 展覽名稱, 介紹 ...

機構設置

該館為揭陽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直屬科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有核定事業編制20名,設置有辦公室(安全管理部)、考古保管部、陳列部、宣教部、信息技術部等5個內設機構[6]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