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支語
台灣網路用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支語和支語警察是大約2020年代流行的台灣網路用語,最初起源自Komica。在香港,中國大陸用語又被稱為匪語。[1][2]隨著中國大陸娛樂業崛起,大量中國大陸影視節目、流行歌曲與迷因開始在台灣年輕人中傳播,以及抖音[3]、淘寶、小紅書等中國大陸應用程式日漸廣泛使用,令許多中國大陸用語逐漸引入台灣的日常生活;有些政界和民間人士(尤其是民主進步黨與其支持者)認為這是中共的統戰手段,擔憂年輕人在不知不覺中遭到中國大陸文化入侵的「思想改造」。[4][5]
台派鄉民在批踢踢、Dcard等平台糾察或討論「視頻」、「質量」、「格局」等中國大陸用語,並且貶稱之作「支語」,也即是「支那(China)的用語」;[6] 與此同時,出現另一個用語「支語警察」,原先是指糾察使用支語的人,用意是諷刺中國大陸用語,後來演變成諷刺看到中國大陸用語就「崩潰」的人。[7]
2023年,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質詢教育部長潘文忠,台灣教科書出現中國大陸用詞,國家教育研究院審查不該草率行事;[8] 親中派形容對外來用詞如此敏感,是一種意識形態作祟,反而達人、定食、御宅等日文漢字詞彙卻能夠大行其道。[9][10]
Remove ads
另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