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政治性宗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政治性宗教是現代政治學的概念,特指得到強大文化和政治力量支持的、勢力幾可比肩國教的政府性意識形態。在理論和實踐上,政治性宗教都頗類國教。 [1]在政治性宗教主導的國家中,政治性宗教和基本政治制度(如議會和選舉)一道享有某種神聖的地位,並為政權提供倫理學、價值觀、神話、符號、儀禮和國家曆法等方面的支持。政治性宗教一般與已存的傳統宗教角逐影響力,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取而代之。同強調社會團結、保守色彩較濃的公民宗教相比,政治性宗教帶有更為極端的變革性色彩。[2] 在學界之外,政治性宗教的概念往往遭到不同程度的誤用。
典型特徵
政治性宗教往往具有以下特徵中的相當部分:
- 組織結構
- 強調與其他意識形態的區別,注重身份甄別;
- 領導層強調其超越凡俗的屬性、甚至帶有救世主性質,往往由極富個人魅力(克里斯馬)者充任首腦;
- 嚴密的等級結構;
- 強調對教育的把控,以確保現政體的安全、神聖性和延續性。
歷史上的政治性宗教
現代的政治性宗教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