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敕賜慶壽寺 (北碧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敕賜慶壽寺,又名慶壽寺(泰語:วัดถาวรวราราม,英語:Wat Thawon Wararam, Kanchanaburi,越南語:Chùa Khánh Thọ),當地人稱為「越南寺廟」(泰語:คั้นถ่อตื่อ,英語:Wat Vietnam),是一座位於泰國北碧府直轄縣Ban Nuea地區,大乘佛教阿難派的越南寺廟。[1][2][3][4]
Remove ads
歷史
敕賜慶壽寺這個名字是由朱拉隆功國王陛下拉瑪五世國王所賜予。寺廟在拉瑪三世國王統治時期建造,被認為是北碧府首座擁有百多年歷史的越南寺廟。這座建築是由一個越南佛教徒家庭建造的。他們被認為是拉瑪三世國王統治時期泰越戰爭後移民的越南人。他們在1834年合作捐資修建了一座寺廟,以用於佛教活動。[2][3]
慶壽寺的禮拜堂建於1893年,是一座結合中國藝術與越南藝術鋼筋混凝土建築。裡面供奉着具有佛教特徵的「龍婆多」。起初,它是位於北碧府老城區Wat Nang Pim(大城府時期廢棄的寺廟)的主要佛像。據Samananamthirajaya大師口述,寺廟建成時沒有主佛像。一天晚上,當時的住持在北碧府老城一帶看到了埋在地下的佛像冒出的金光。於是,住持與親朋好友一同尋找佛像。他們把木筏抬回寺廟河岸邊,用繩子把佛像綁起來。繩子反覆斷裂。之後,住持在完成祈願儀式後,成功用一根聖線纏住佛像,將其帶去供奉。該紅土雕刻的佛像,預測是紅色高棉時期的佛像。[3]
1996年,翁薩拉潘·瑪圖羅斯住持(Ongsaraphan Mathuros)開始建造蘇瓦塔那摩訶宮殿,以向國王陛下致敬,並紀念蘇瓦塔那摩訶。宮殿建造花了10多年才完工。[2]
布拉帕占的住所是一棟兩層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建築上有美麗的中國和越南雕塑圖案,裡面有一尊栩栩如生的歷任方丈雕像。[2]
Remove ads
建築景觀
-
敕賜慶壽寺入口處的拱門上刻有「建美模範寺」一詞。
-
寺廟遠觀。
-
佛像。
-
佛塔。
寺廟的前殿是一座中國古代藝術建築,裡頭供奉着釋迦牟尼佛等佛像。[3]
此外,慶壽寺設有關帝廟。信徒可以到廟進行禮拜及祈福。[3]
靠近桂河(或葵艾河)或者Si Sawat河沿岸有一座寺廟,裡面供奉着古老的佛像和帕湄觀音。[3]
慶壽寺「Phra Tamnak Somdet Phra Yansangwon」(泰語:พระตำหนัก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ญาณสังวร)塔是一座中式佛塔,是中國北京天壇(泰語:หอเทียนฐาน)的複製品,建於1996年。建築形似中國轎子,共兩層高。位於桂河沿岸。裡面有色彩鮮艷的畫作及佛舍利。[5]
慶壽寺對面的路邊建有元笏墓園(泰語:ป่าช้าวัดญวน)。這是北碧府越南人和華人祖先的墓地。墓園立有一座無名戰士的紀念碑。墓地於1951年修建,發現了4, 500多具骸骨,其中大多數是前來修建鐵路的亞洲人。[5]
Remove ads
參見
- 敕賜慶壽寺 (合艾)
- 特瓦桑卡蘭寺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