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敬業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敬業湖,是天津市南開區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內的人工湖泊,是天津大學的標誌性景觀。1984年,天津大學在興建湖畔北洋廣場時,由彭一剛主持設計在湖中修建了求是亭,已經成為天津大學的標誌性建築物。2016年,求是亭因結構出現問題成為危險建築物而拆除,並由吳非主持設計復原重建,敬業湖一度被抽乾[1]

歷史

1952年,天津大學選址建設新校區的七里台原是天津老城以南的一片坑塘窪地——衛南窪的一部分,此地地勢低洼還有許多湖泊、墳地以及挖土燒磚遺留的窯坑[2],敬業湖一帶的七里台地區原隸屬於南開大學所有,但南開大學建築群集中於八里台,此地未被開發。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併定名天津大學後,選址在此地建設天津大學新校址[3]

敬業湖所處的位置便是此處的湖泊之一,原本是一個十分狹長的大湖,東到第九教學樓以東,西邊延伸到建築學院大樓,長達四、五百米。[4]

1950年代時,學生宿舍及教師宿舍都在敬業湖南側,而教學樓則在湖的北側,因此交通十分不便。因湖的中部水淺,每逢枯水時還會露出湖底。於是,在天津大學水利系1955屆學生的倡議下,經天津大學同意,水利系全系學生進行義務勞動,挖土填坑,在湖的中間部分湖底較高地區,築起一條貫通南北的土堤作為南北交通的捷徑[4]。1952至1962年間,天津大學的青年湖和敬業湖物質環境豐富、綠化景觀自然,滑冰、冰球、游泳、划船甚至水產養殖等活動豐富[5]。1962至1985年,受「文革」和唐山大地震之後近十年天津大學校園承擔天津震後災民安置工作的影響,敬業湖所在的校園教學核心區活動減少,公眾活動轉而聚集到青年湖[5]

2009年2月3日,曾有一名男子在敬業湖投湖自盡。因湖面凍結,屍體一度下落不明。投湖者身份引發關注,後被證實非天津大學學生,而是畢業於天津理工大學的男子[6]。至3月初,屍體才被打撈上岸[7]。2014年6月14日凌晨,一位校外女生在經過敬業湖南岸時不慎滑倒跌入湖中,被開車路王耕籍過的天津大學游泳隊隊員王耕籍所救。王耕籍因此並獲得表彰和5萬元獎金,並將其用於設立天津大學見義勇為獎勵基金[8]

Remove ads

研究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的研究生冀風、楊書帆及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教授何捷等專業人士曾以敬業湖、青年湖愛晚湖友誼湖等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水景觀變遷過程為載體,在天津市特有的城市濕地資源被大量蠶食的背景下,對快速城市化進程帶來的城市自然環境退化進而導致的城市失憶問題進行研究,得到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造成了特色自然環境喪失,繼而影響到人們對於這些特色環境空間的情感記憶留存的結論[5]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